苏轼,苏轼,苏轼!陈焉知睁大了眼睛,真是那人?自己真的不知道算运气好还是差了。一穿越来就遇到这位,还是正要和他比赛?
……
“小的眼拙,竟然没识出来咱眉山第一才子。”
司仪忽然变得十分激动,一张青脸快绽出花儿:“小店举办的这次擂台竟然有幸遇着苏轼公子的参与,可真是蓬荜生辉…”
“可以开始了么。”苏轼连忙打断他,看来他并不是很喜欢这样恭维。
……
看来对面真就是那个苏轼了,此时他静静地坐在那儿,微闭双目,怡然自如。超帅的那位书生在替他铺纸研墨,也同时在悄然打量着坐在对面的陈焉知。
陈焉知看起来也很淡定。
听着苏轼的名头,那人怎么还是这么有底气?
帅书生不住地朝他看去。
……
少爷的对手竟然是眉山第一才子苏轼!
阿云的担忧情绪直直写在了脸上,她偷偷地对陈焉知耳语道:“少爷,要不然就算了吧,我又不想要这簪子了,咱和他们说说,不比了…”
……
苏轼当对手,陈焉知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他搓一搓手,再抬头瞧一眼花灯上的字谜,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
兴许正如司仪所说,他家老板是个字谜爱好者。
此间所有摆出来的谜题也都不可谓不经典。
故此,它们在后世,被全部收录在一本叫做《字谜大全》的书中——这本书,是陈焉知小时候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这就是陈焉知的底气。
……
他拍拍阿云的手:“安心研墨吧,少爷一定帮你赢回来。”
……
“第一,一口咬破衣。打一字。”
“衰。”
苏轼自然不用说,一笔呵成。
陈焉知也是轻松答完,朝对面看去——
苏轼同学你读书读得再厉害,考试能考赢自带作弊器的同学?
……
“正确”
“第二道,百无一是。打一字。”
“第三道:借才生财。打一字。”
“第四道…”
往后,陈焉知越答越快,越答越顺。他看着阿云,鸣鸣得意:“少爷这学问,还算入得眼吧”
“嗯。”阿云兴奋地答一声,研墨的手更得劲了。
……
“第二十三道,驿外断桥边。打一字。”
“第三十四道,入门无犬吠。打一字。”
“第四十七道…”
再往后读了几十道谜题,难度越走越深。还好都还没有出陈焉知认知范围,他轻松答出。瞧向对面——还好,穿越来的不是一个奇幻世界。
即使是苏轼,面对逐渐变得刁钻的谜题,也并不是全知全能。渐渐的,有些题他需要苦思很久才能得到答案。
……
“第五十二道,有待纵横驰骋去,来日定闻马蹄声。打一字。”
“第五十七道,无边月色中宵近,斜掛酒旗村舍前。打一字。”
“第六十道…”
比赛继续往后。有许多道谜题陈焉知也有些记不大清了,需要回忆许久才能记起。
苏轼写错的纸张也已经有了一箩筐了。
两人依旧难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