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女声。
李井泉扬声道:“进来。”
门被推开,一个靓丽的身影夹带着寒风进了屋里。
来的是张卓。这几个月跟随着李井泉在绥西地区东奔西跑,张卓比刚来绥远时脸色黑了些,但精神更加外溢,整个人少了些温婉,多了些干练。
递给张卓一杯热水,让她暖暖身子。李井泉一改往常的和蔼,神色有点严肃的说:“小张,这次叫你来是有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电台班的人去完成,希望听听你的意见。”
张卓立即起身敬礼,“报告首长,请给我们下命令吧,我们电台班有能力完成任务。”
抬抬手,示意张卓坐下。李井泉继续说:“现在,绥西战局到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谁能撑下去谁就有赢的希望。我们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争取胜利。目前日军左、中、右三路大军已经严重脱节,正是我们抗日力量各个击破的好时机,但必须防备敌人调动主力回援,这样情报的及时传递就很重要。现在,负责日军三路大军调度和物资补给的核心点就在土城子车站。我们已经在那里布下了情报点,我们希望你们电台班能调配一名得力同志带一部小电台到那里开展工作,配合当地同志发挥电台优势,能在最短时间内传递情报,让主力部队及时掌握日军动态和军力动向。这名同志的综合素质很重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掌握着主力部队的生死,能力和忠诚以及应变能力必须要靠得住,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卓立即热切的接声道:“我希望我能去。”
梁琨在旁边很不客气的泼冷水:“你是电台班的总负责人,除了协调绥远地区各个电台点的情报,还肩负着联络总部的重任,不可能让你去的。”
张卓神色黯了下来,这一点她也知道。她只是很热切的希望自己也能战斗在第一线。
整理了下自己的心情,张卓偏头想了想,沉稳的说:“我建议派电台班的周楠同志去。她念过大学,电台编译码水平不比我低,而且敢独自一人从敌占区跑到边区参加革命,个性和革命精神也很强,应变能力更不用说,派她去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李井泉和梁琨对视点点头,对张卓命令到:“好。既然你也是这个意见,就由你通知她立即准备,明天一早出发,我派人护送她到土城子。那里有特遣队同志设立的两个据点,都在南关的一条街上,一个是成衣铺,一个是茶叶铺。她的身份是茶叶铺老板的侄女,因家中变故远道投奔叔叔。电台就设在茶叶铺。成衣铺是紧急应变点,不到关键时刻,不要去联系那里的同志。”
张卓起身说:“好,我现在就去通知她。
张卓走后,屋里又静了下来,梁琨点着一锅烟,一明一暗地吸了起来,良久他说:“不用把西关中医草药铺的据点告诉她吗?”
李井泉轻轻摇摇头:“那个点我希望永远用不到。电台班不比特遣队,情报员万一暴露被捕,谁也不敢保证她能熬住敌人的逼供,坚守组织的秘密。知道两个点,对她来说足够了。”
…………………………………………………。
鸡鸣寨里,娜仁在白七爷的面前“嘤嘤”哭泣,“我想阿爸了,我想回家看看。”
白七爷为老不尊的摸着娜仁柔软肩头劝她:“好孩子,莫哭,莫哭。等小三儿回来了,我一定让他送你回去。你莫心急,这些天老头子陪你说话解闷。”
疏朗的星光下,一处隐蔽的山阴。梁三儿带着人躲在挖好的坑洞里睡觉。项子义和温大成挤在一个坑洞里合盖一个皮帐篷,温大成眼睛半闭不醒,项子义却缠着他嘀嘀咕咕说话:“温哥啊,团座的英明神武我是佩服的。但他冒充八路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