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镇江之敌,已经主动弃城,向着东面逃去,看情景是要渡江回转江北泰州,阻击张士诚、张士德所部。
悟虚急忙将王保保的暗示,告知于二人,同时命二人分兵紧追其后,伺机与张士诚、张士德围剿之。
谁知没过多久,李林甫与潘若雪又传来急报,言道花里忽派兵渡江,与暗布在镇江城中的伏兵,里应外合,二人只得将先前派去追击东去泰州元军的部队回防。
悟虚默默无语,知道今夜王保保最后暗中卖好,所指的定然是花里忽有什么诡计,而其中关键,不是在镇江反复攻防战,便是那东去泰州的元军。一边领着众人飞回应天府,一边命蓝玉将整个东西战场的战况收集呈上。
今夜,依照千佛崖定计,老山、六合,虚张声势,故布疑阵。同时,潘若雪率东海妖盟修士,带着八万大军,与李林甫等人夹击镇江。
这可谓是自从五十万元军南下以来,江南义军的第一次主动进攻!
本以为不失为一步妙棋,可悟虚听完王保保方才传音,心中一直觉得难安。待见到蓝玉呈上的最新敌我军情图,悟虚那种不安的感觉日益强烈。
元军这边,王保保,将左路大军约八万之数,横桓在滁州与六合之间,中路大军有十万迎战老山过来的义军,右路分出六万却是直扑太平而去。
而花里忽这边,竟然也分出五万之数,也横桓在扬州与六合之间,同时再往镇江增援了三万精兵,从而镇江元军达到六七万之数。
换而言之,花里忽那二十万大军,除去六和方向的五万,原先镇江的七万,再除去扬州与通州一带的数万兵马。花里忽还可以往镇江再派三万精兵,也就是如今再次渡江攻打镇江的兵力。这且不说,从镇江主动出城东去的元军,加上原先部署在扬州通州一带的数万军马,估算之下,想必在八万左右。
对比之下,应天府这边总共只有十二三万兵马。老山下关之处,号称八万之众,实则却是只有四万不到。而面对镇江的栖霞山方向,则只有一万左右的守军,却是将镇江之战交给了潘若雪调派过来的张士诚所部;其余七八万,却被李文忠尽数部署在中路,随时准备,如一把尖刀,插进王保保与花里忽之间的六合之地。通州方面,那张士诚、张士德则率十万大军,从通州沿着江北而上,朝着扬州杀去。
通览之下,己方有一处明显破绽,那便是太平府。原先自己,以及李文忠等人都没有留意此处。如今王保保仗着兵多,调拨了六万大军杀过去。太平府是否守得住,是个大问题。其次,依照王宝宝的提示,花里忽暗藏杀着,居然先是弃镇江而去,后又从扬州派军与留下的伏兵里应外合,己方措手不及,在镇江已经陷入苦战危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敌我军力悬殊,己方难免顾此失彼。如今,太平告急,六合不能插入分隔东西路元军,花里忽又在镇江翻云覆雨。
悟虚皱着眉头,命蓝玉前往李文忠、李善长处,将所有情况,包括自己等人与王保保那边的修士之战,乃至王保保暗中告诫,一一禀报之;随后,率着白莲教其余长老,飞至下关处,一边清点白莲教丧亡情况,一边苦思对策。
不一会儿,蓝玉传讯,太平方向的元军,已经暂停了攻击,李文忠将指向六合的中路大军回撤,三万精锐,正往太平方向赶去。而镇江方向,李文忠听完蓝玉传达的悟虚之意,也勉强调拨了五千军士,命其驻守在栖霞山以东。临到最后,蓝玉在传讯中提到,李文忠等人问悟虚,滁州方向小明王的军队,有何动向?可否联络所部,在元军后方奔袭骚扰?
悟虚心中火起,老山一带,明知毫无胜算,却抽调了众多白莲教众军士,渡江驻守,使得今夜损失惨重;镇江方向,见潘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