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将城池还给韩国,寡人不能答应,那是寡人的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果实。”
庞涓道:“齐国灭亡,大王便无后顾之忧,微臣率兵伐韩,大王得到的不是几座城池,而是整个韩国。”
魏惠王同意了庞涓的请求,他告诫庞涓:“庞元帅,即使你有三国军队的相助,也不要轻视孙膑,他的才能在你之上。”他看看庞涓又道:“你和孙膑之间的恩怨,寡人也多少看出些眉目,寡人之所以没有点破,而且事事依着你,是因为你是魏国人,他是齐国人。”
魏惠王的话使庞涓额头冒出一层汗珠,他向魏惠王表示:“臣决不会辜负大王,不打败孙膑,庞涓誓不为人……”
魏惠王道:“不是打败孙膑,而是打败齐国,打败所有的国家。”
楚国、韩国、燕国应庞涓之邀,出兵进攻齐国,占领了齐国数座边城,直逼齐国国都临淄,齐国上下惶恐不安。齐威王召大夫们询问退敌之策,大夫们均无良谋。孙膑和田忌风尘扑扑赶到王宫,齐威王问孙膑如何退敌。
孙膑道:“楚国出兵,是因为魏国答应与之结盟,共同对付秦国,大王可以答应与楚国修好结盟;韩国出兵,是因为魏国答应还他城池,大王可派使者向韩国晓之以理,说齐国若亡,魏国无后顾之忧,韩国的城池将得而复失;燕国是因为赵国的土地出兵,大王可将赵国送给大王的土地让给燕国。楚、韩、燕三国目的达到,就会撤军回国,三国撤军,庞涓孤掌难鸣。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伐交。”
齐威王又问:“如若伐交不成呢?”
孙膑道:“放弃临淄。楚、韩、燕三国进犯我国,各有自己的目的,他们得到临淄后,魏国将如约履行诺言。三国目的达到,便会自动撤军。我军主动放弃临淄,元气不伤,实力无损;魏军得到临淄,将骄傲轻敌。骄兵必败,我们可乘机夺回临淄,收回所有失地。”
孙膑话音刚落,高大夫道:“大王,孙膑的主意万不可行,临淄有齐国的宗庙,放弃临淄,齐国将不复存在。”
孙膑反驳道:“当年楚国都城被吴国攻克,楚国并未灭亡,后来亡国的却是吴国,此事如何解释?”
高大夫无言以对。
晏大夫道:“大王,放弃临淄,临淄的百姓将遭受涂炭,大王不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必失去百姓的信任,大王万万不能这么做!”
孙膑道:“我们留给庞涓的将是一座空城,不但没有百姓,而且没有粮食,百姓不会遭受涂炭,庞涓也将无法久留。”
邹忌欲言,鲍大夫道:“大王,不论是空城还是实城,临淄都是齐国的都城,把临淄让给敌人就是出卖齐国!”
孙膑反驳道:“若不放弃临淄,必有一场血战,敌众我寡,胜数极微,一旦临淄失陷,军队必遭重创,数年之内,将无力夺回临淄。放弃临淄,是为了尽快夺回临淄,怎么是出卖齐国呢?”
鲍大夫又道:“齐国乃东方大国,若不战而退,岂不让天下笑话!宁可战死,也不能让敌人吓死……大王,万万不可放弃临淄!”
大夫们大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齐威王也是这样,他对众人道:“伐交之策,寡人赞同。放弃临淄,就是放弃寡人的社稷,寡人决不赞同。若有人再言放弃临淄,按通敌论罪。”
齐威王主意即定,孙膑不便再坚持放弃临淄的主张,他立刻派禽滑等人秘密游说楚、韩、燕三国将军,让他们退兵。三国将军心有所动,楚国将军答应即便一时不便退兵,也不与齐国军队交战。
间人把楚国的将军的话告诉庞涓,公孙阅催促庞涓道:“元帅,事不易迟,我们还是早些进攻临淄,否则,等孙膑的说客说动了韩国与燕国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