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这几天来长安城啊,每到夜晚,天空上都有映彻整个夜空,跟遍布整个长安全城的观景礼花。
怎么说呢?大概只要你身处在长安城内,不管在你在长安的哪个地方,但是只要你抬起头就一定可以清楚的看到夜空上这些璀璨的烟花,可以看到这些成千上万闪耀的烟花几乎没有结尾似的,熠熠升空,越发的璀璨耀眼,甚至将漫天的星辰都给遮住了光芒。
而这幅光景对于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世间最美好的风光了。
于是乎每到晚上,长安城的内外双城,都会有无数的大人带着孩子跑到渭水河畔观赏烟花,隔远望去,人潮拥挤,人头攒动。看起来还真是一年到头难得的几天真正普天同庆的时日。
不过年关还有另一个说法,让我想想啊。
年关年关,欠债之人过年难如过关。
只不过在此刻的长安之中,大抵是没有这种事情发生吧?毕竟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不是。
额……或许?
好吧,今年对于刘亦儒来说的确有些遭罪,身为国子监祭酒的他,不仅要亲自包揽了宫廷显贵们所需要的春联,而且又被自称“千里迢迢”赶过来陪他的林铭远要挟他把宅院内的春联也给包圆了。
先不说宫廷显贵索要的大大小小的楹联加起来便有上百副。即便是这个宅子里的门楹便要写上二十多副,再加上必须他亲笔书写的缘故。他从小年开始便是昼夜不停的书写着春联折子。
忙活了大概四五天,刘亦儒几乎是绞尽脑汁这才写了百二十副内容寓意皆是上乘的楹联。
然后就在他才刚刚忙完这件事的档口,刘亦儒甚至还来不及歇口气,就又被林铭远拖着他去陪小丫头去渭水河畔赏烟花。
提起小丫头来,记得林铭远刚刚把小丫头带到长安的时候,刘亦儒就问过林铭远,小丫头孝期未过,怎么就这般把她带来长安了?
结果刘亦儒的话还没有问完,就被林铭远一句话给怼了回去:“就这么个未及笄的小丫头片子,你还真忍心让她在那坟茔边上呆三年,啧啧啧,果然啊,当了祭酒之后就是不一样了。操的心真多。”
刘亦儒自知失言,所以只能陪笑着陪着小丫头他们去了渭水河畔的高台之上,赏景游玩。
不过不得不说,越是靠近年关啊,这人啊就是越来越忙,不过这种事情不管是对于高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嘛!
这不,第二天一大早,刘亦儒就被林铭远从床上给揪起来,贴春联!
春联这种东西,按理来说让下人贴就好了,可是林铭远却偏偏对于此事格外在意,非要自己动手不可,按照他的话来说,这种事情必须自己来,否则哪还有什么年味啊?
无奈的祭酒大人,只能跟着林铭远抬着碗糊糊满院子的乱跑。
贴完了门楹之上楹联之后,便要开始贴福字了。
所以这件事便是小丫头也要加入进来了。
刘亦儒每贴好一个福字,小丫头就会高兴的喊一声:“福到喽!”
至于为什么让小丫头喊着三个字?
唔……大概是按照老祖宗的说法,那就是童言无忌。所以小孩子说得话最是诚心诚意吗,如此云云,总归是个好兆头不是。
等到刘亦儒贴完福字之后,整个人累得不行,小丫头则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一双眼睛眯得像是一双月牙似的挂在脸上。
______________这是重写的分割线_________
等道大年夜的准备都完成之后,林铭远此刻难得舒心的看着小丫头陪着几个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