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看破放下 > 第35章 无标题章节

第35章 无标题章节(1 / 2)

南怀瑾话题

南怀瑾老师:我传你一个最好的咒子,你真学会了就行了

你们修行两个路线——渐修和顿悟,而渐修可以顿悟的。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告诉你没有方法,达摩祖师叫你们以“楞伽印心”《楞伽经》说“以无门为法门”,没有方法的;没有方法就是方法。

你们注意啊!你们诸位现在打坐修行是不是说念头空不了,你们念头要怎么空啊?

你的念头不要你去反观啊,它本来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啊!《金刚经》明明告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人的心本来就是静。闹是人为的,自闹嘛!庸人自扰嘛!《大学》的修养就告诉你这个道理。在明代《典故纪闻》里说,做皇上、做大元帅的“日理万机”,他等于没有动过心,还是这样安静。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当心里有所杂念的时候,学弥勒哈哈一笑,笑也空,会念《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本来空。也没有说不要动,也没有说动;动也空,不动也空。有个咒子给你念,一句话,“管******!”明白啦?

你们都念过《金刚经》也知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因此悟的。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于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要进入般若菩提境界,作什么功夫,安住在什么境界?怎么降服这些妄想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就是这样已经安住了;就是这样已经降服了。佛的答复,看起来等于没有答复一样。

当你问的时候,那个念头早空了。后来佛讲一句方便,“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每一个念头都不停留的,自然不停留。行云流水,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体即空。不要你去用心,你去用心求空,已经被一个妄念遮住了,自性本来空。换一句话,我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应”字是方法论;如果以本体论来讲,“本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来无所住,尽管启用,用也空。

因此,后来佛再三讲到,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已经讲完了嘛!你也会念,晓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偏要求个得,偏要求个住。它过去现在未来,哪里妨碍你了?自性本空嘛。

禅门心法,用不着你“外息诸缘,内心无喘”,你一切都不管,不管也不管。有一个不管的,有个空,已经不是了。它本空的。所谓空,不是你去造一个境界的空,自性本来空,念念不停留。

你们念过《普贤行愿品》没有

最新小说: 玄幻,开局一座聚宝盆 一坛气血蛊,我一人手撕群妖数魔! 攻略女帝师尊,这逆徒我当定了! 悟性逆天,我在诸天薅羊毛 拥有长生仙体的我,只想遨游诸天 海贼之开局降临女儿岛 积雨空明[破镜重圆] 家族赶我走后,才发现我冠绝天下 全民领主:开局系统硬塞妖女给我 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