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台上的空间并不大,仅仅两三平方米的样子,范建看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现,不禁皱眉难道自己猜错了。
看着梧桐山的方向不禁沉思了起来,斯蒂芬·星驰的坟墓是诸葛卧龙所设,诸葛卧龙应该不知道这里的秘密,就算知道,也不可能有所提示。
范建细细的回忆了起来。
不对。
当时他一看就觉得有玄机,不是因为斯蒂芬·星驰的坟墓,而是因为那山崖一眼就看到了威廉古堡。
但是,这瞭望台基本一目了然,地板上什么都没有。
范建低下了头喃道∶“皓月当空时,水中月,镜子花,望故乡,自己解得应该没问题才对的。”
“皓月当空时,皓月当空时。”
范建喃着抬起了头,一看就是大喜!
他终于发现了这里的秘密了!
原来第一句“皓月当空时”的真正意思既是开头的关键线索皓月当空的时候,又是揭开谜底的最后线索,那线索不是什么,是要人抬头,抬头而已。
因为范建一抬头就看到了瞭望台屋顶所刻的一个魔法阵。
范建手指上出现了一个火球,借着火光,范建认真的观察起那个魔法阵来。
一个文盲,对着文字看上一年,也是看不懂意思的。
所以,范建这个对魔法阵知识所知为零的人,自然是看了老半天,但却什么都看不懂。
难道要范建去学了魔法阵的知识之后,再来揭开这谜。
当然不是。
因为提示又出现了。
只见魔法阵的两旁写着一副对联∶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范建一看就懂了意思,这提示太明显了。
先不说他一直见到斯蒂芬·星驰的画像都是手握飞刀,就是没有见过,范建也知道。
作为一个深度小说爱好者,怎么可能不明白这是武侠大师古龙大师的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主角小李飞刀李寻欢家门前的对联。
武侠文坛上曾经出现过耳熟能详的三位大师,一个是金庸大师,一个是黄易大师,另一个则是古龙大师!
金庸大师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金庸大师的作品简单易懂,却又博大精深,少年能懂,中年亦可,却又令人体会各不相同,所以流传最为广泛,甚至武侠没落后,后世玄幻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许多金庸大师作品里的影子,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黄易大师曾评价金庸大师∶金庸就像一个‘黑洞’。把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根本没法比。
而黄易大师,在“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的绝境之中,另辟蹊径,既没有刻意以刺激炫目的写法夺人眼球,也没有夹带太多后来玄幻武侠常有的媚俗元素,而是站在更为高远的地界,回望古人和今人,运用具有哲学意味的语言,不同于金庸大师的佛学,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中寻觅突破,最终将生死轮回上升到“道”的高度,世间万物皆在此身的境界。
但比起两者,范建更喜欢的是古龙大师!
古龙大师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古龙大师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古龙大师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