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往回追溯一天,仙道纪元一千零八年九月初九的正午,自东天域玄云观出发的仙道联盟搜索小队一行三十人在太极宫李谨元的带领下来到了东天域南端的港口城市——临荒城,在溟帮和东天域商会的帮助下准备前往东域南端搜索魔人踪迹。
东域太衡山以南的地界又称“南虞”,因六百年前那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名为“虞”的国家而得名。南虞的东、南方向是一望无际的溟海,北方则是著名的太衡山脉,西面是由北向南蜿蜒至溟海的虬龙山脉,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东域和东天域隔开。
南虞之地有一支自称为“夏”的部族生存繁衍,八百多年前夏族分裂出了“徐”“樊”“虞”“上易”“楼丸”等五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故而“南虞”也一度被称为“诸夏”。
“诸夏”经过两百年的争斗、融合,最终由“虞”部统一,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称之为“虞”。建国后的两百年里,虞国诸部间内乱不断,皇族一直忙于平叛,无暇对外扩张,此时的虞国与太衡山以北的繁华之地并无瓜葛。
仙道纪元六百一十九年,当时虞国皇帝——玄龙帝用强力手腕平定内乱,统一国政,之后便开始了开疆拓土的战争。七年的时间里,他先是征服了沿海的东夷诸部,将他们强行纳入自己的军队;接着铁骑踏平了屹立在太衡山脉和虬龙山脉之间的燕栖关,打通了通往东天域和东域北方的隘口;然后他便将剑芒指向了北方的太衡山,而此时东域的武学泰斗——太极宫挡在了他的面前。
仙道纪元六百二十七年春天,经过一年的战争准备,玄龙帝指挥大军行进到燕栖关时,遭到了太衡山以北“北府联盟”派出的死士突袭,数十名近卫被杀,玄龙帝也差点负伤。事后,玄龙帝借口暗杀事件将矛头指向了太极宫,数十万大军将太衡山围得水泄不通,逼迫太极宫全门投降,由虞国全面接管太衡山。
太极宫是修仙门派,一向不涉俗务,原本他们对于虞国的扩张行为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是玄龙帝的无理要求却直接将他们推到了对立面,太极宫不得不奋起反击。
虞国的大军虽然精锐,但在东域第一门派面前仍显脆弱。两个多月来正面强攻一直难以奏效,登山的进攻部队不断损兵折将,很快战局进入了僵持阶段。面对一筹莫展的局面,玄龙帝也一度后悔自己的决定,几次有了退兵的打算;然而北府联盟的细作买通了他的近侍亲信,他们不断给他灌输“只要攻破太极宫北府联盟就会不战而降”的思想,致使他和他的大军被拖在了太衡山,踌躇不前。
转眼入了冬,军需供应出现了问题,饥饿的南方战士不能适应北方的寒冷,逃兵不断出现。而北府联盟的大军也已集结完毕,并趁大雪夜袭,势如劈竹攻占了燕栖关,兵锋一度逼近玄龙帝的大本营。
玄龙帝仓皇之下率军后撤,回到了国都。然而战争的失败和军队的损失使皇族的威信和实力大打折扣,原本被压服的各部重新发动叛乱,将虞国国都焚毁,玄龙帝也在这场剧变之中不知所踪,虞国就此灭亡。此后南虞各部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直到断月楼的强势崛起。
回到当前,仙道联盟的搜索行动得到了溟帮和东天域商会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假扮成溟帮的弟子和随扈人员搭乘东天域商会的商船前往南虞南端的港口城市——默灯港,上岸后跟随商会的商队前往南虞最大的城市——银泉城,之后分散搜索魔人踪迹。
“各位太极宫的朋友到了南虞之后千万不能表露身份,否则会招来麻烦!”息仲苦口婆心地说道。
历史上太极宫和虞国的灭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虞境内还残留着不少虞部的后人,他们中不少人怀念故国的辉煌,甚至将亡国的责任尽数推给太极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