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武侠修真 > 流水渡往昔1 > 第65章 思虑

第65章 思虑(2 / 4)

“刚才听公子吟得一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备有失意之感,可是为何?”

李云成微微一笑,礼道:“在下李云成。刚才只是胡乱一说,不足提及。”

苏轼摆摆手,笑道:“不然,李公子能以庐山喻世,岂能是胡乱一说呢。”

李云成轻吐了一口气,哂笑道:“只叹这身在江湖中,却是看不透江湖。”

苏轼笑道:“你我也算同道中人了。居庙堂看不透庙堂,居江湖看不透江湖。以李公子刚才的佳句,苏某可否添上四字?”

李云成礼道:“请便。”

苏轼吟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语落地,竟渗透了心扉,李云成叹道:“一个‘真’字,可将这世道喻得更贴切了。”这仿佛就是李云成的心声:他曾经“谋略定天下”,而如今遇人皆迷,连自己也深陷其中……当真看不透,看不透……

苏轼盈袖一拂,微笑道:“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苏某携有茶具数副,寺中品茗如何?”

“甚好,”李云成恭礼相对,拂衣伸手,礼让苏轼先行。

西林寺中,苏轼和李云成对坐煮茶,闲聊酣畅。苏轼门人盘膝围坐,聆听于耳。文人之间的惬意,无外乎吟诗作赋,填词编曲,聊得开心时,皆是郎朗歌唱起来,好生欢快。

临近傍晚,寺中传斋,苏轼髯须连动,笑道:“不知不觉中,竟是这般时候了,可真是饿了。鲁直,告诉了元师父,我们就在这里用斋。”

“诺,”一旁俊生出了禅房。

吟诗、歌唱了一天,李云成也是困乏、空腹了,面对苏轼的热情相对,甚是感激,连连道谢。

“子瞻,可又是欺压小僧了。”门外一法师进门。

李云成观其人:体胖身缓,笑容灿烂,宽松的僧服大方敞开,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绝类弥勒。他的手中挂有一串念珠,念珠上有字,看得清楚:文成武德,宣名四海。

李云成一怔:这是文宣阁的印记……

李云成的心头蓦地一冷激灵,两眼小心翼翼地看着那法师。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可大意,得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苏轼轻笑道:“了元,我怎么欺压你了?”

那法师了元拍腹一笑,双手合十,朝李云成示礼。

李云成赶紧回礼,勉强露出“尴尬”的笑容。忽然,他拍拍脑门惊道:“与苏先生聊得开心,竟忘了有事。云成得走了,万分致歉。”

苏轼一愣,说道:“怎么?这就要走。”

了元亦道:“天色已晚,下山多有不便,公子大可留宿山寺中。”

李云成起身恭谨施礼,带有“歉意”的说道:“云成与义兄有约定,本是今日到九江的,不想与苏先生聊得兴起,竟是忘了时间,再不赶去,义兄该着急了。”

苏轼倍感惋惜,双眼停留在李云成身上,有些舍不得道:“那只能后会有期了。”说着起身,拱手相礼。

李云成再次向苏轼等人行礼,“连忙”出寺下山了。

出了西林寺,李云成只感觉后颈发凉,心里十分不安,总觉得那了元法师的笑意中带着诡异。他快步沿山路往下走,耳旁风声拉紧,身后树枝婆娑交汇,似有人之感,可每每回头看时,却什么也没有。

李云成快速地下了庐山,眼见天快黑了,连忙朝大道靠拢。只是这荒山野岭的,没有客栈、也没有人烟,只有“深邃”的树林里偶尔传来几声鸟叫,似平人心。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道路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周围是漆黑一片。

“夜里盲目

最新小说: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 诛仙:我以魔血染青云! 诛仙:大地皇者,轩辕镇世 问剑华山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诛仙:晚年躺平系统,剑开天门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统御龙庭 诛仙:我诛仙剑主,剑开天门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