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妄为,胡作非为外,更是专横跋扈,作威作福,恃势凌人也。
众臣见之,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与争锋,皆避而让之也。
且说这日,宰相冯道与众文臣在金殿上商议着写表向契丹人告哀时,景延广当闻之,草表上称孙称臣时,身为武将的他自觉有些不妥,立刻便当面纠正去,“我说众位,你们这表怎么能称孙又称臣,现咱们只能称孙,而不能称臣的。”
众文臣猛然闻之,自是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一时间,自不知如何说服才好也,
左仆射李崧当见众人针对其意见,瞠目结舌,皆不作答时,自是气忿,随机便独自力诤道:“景大人,即然你已同意称孙,那咱们再称臣,这又有何妨呀?”
景延广斥喝道:“李崧,你个****的东西,这称孙能和称臣相提并论嘛,称孙这只代表皇上他一人,而如果称臣的话,那说明咱们正个国家所有的人皆低人一等的,你一个文人竟然不明白这个道理,真白活几十年了,”
李崧道:“景延广,我李崧虽然是个文人,但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你不要恃势凌人,拿话诬蔑人。”
景延广冷笑道:“李崧,诬蔑你咋了,你除了会给契丹人做奴才,你还会干啥,”
李崧气得脸红脖子粗,苦口婆心道:“景大人,我屈身事辽怎么啦,要知这一切并非为我自己,而是为这个社稷,今日若不称臣,如果惹火了他耶律德光,他日引得战火烧起的话,到时,你悔之晚矣的。”
景延广道:“李崧,你少拿大话吓人,要知我景延广即不是三生两岁的小孩,也不是吓大的,他契丹人算什么东西呀,想我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景延广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自是喋喋不休,滔滔不绝也。
李崧与众臣闻之,虽认为不可,但自不置一词,无人在与争执也。
那石重贵年青气盛,自不知好歹,且还正倚重于景延广,自是唯命是从,百依百顺,当见众大臣无人吭声后,随着便依据景延广所讲,着内侍抄写好告表后,随机便遣派四方馆事朱崇节、右金吾大将军梁言持国信物出使契丹,向辽主耶律德光报丧去。
朱崇节,梁言等自不敢怠慢,接旨后,随机离了邺都,便往契丹国告哀去,一路之上,自快马加鞭,马不停蹄,非一日,便到了契丹国也。
话说辽主耶律德光闻知自是诧异,当看到奏表称孙不称臣时,不觉动怒,‘啪的’一下,便把奏表丢到地下后,随机便向使者朱崇节斥问了过去,“我说朱崇节,你们这什么意思,他石敬瑭死了,你们不首先向我报告就已经不对,竟然又擅自登基做上皇帝,还敢称孙而不称臣,想当初要不是我耶律德光,会有他石家的天下嘛,想不到现在竟然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真是忘恩负义,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也。”
朱崇节等见之,自是吓坏,生怕耶律德光动怒杀了自己,立刻‘扑通’一下,呼啦一声,便跪拜在地,磕头如捣蒜似的求饶道:“天皇,我等只是奉命出使,至于奏表里所写什么,我等一概不知的。”
耶律德光道:“不知?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不知,朱崇节,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朱崇节等对天盟誓道:“天皇,我等真的不知的,要是说谎的话,天打雷轰的。”
耶律德光道:“乔莹,你跟随他们到中原走一趟,前去问问吧?”
乔莹本是河阳牙将,乃跟随赵延寿降的契丹人,由于其善于经商,契丹人便封他做了回图使,执掌通商事宜也,当猛然听闻后,自二话不说,立刻便答应了下来,并随着带领着副使达剌,以及舍利等人,跟随着朱崇节,梁言他们,便往邺都而去。
且说乔莹,达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