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慈悲,唉,老先生,深更半夜的还在忙啊。”
那老头中等身材,年轻看样子已经有六十多岁了,须发皆白,其头戴一个雨笠,身披一件蓑衣,足穿一双熟皮靴。正搬动着梯子,打灭着小鳌山上那些着的灯笼,当猛然听到有陌生人前来搭话时,自不由得吃了一惊,一边忙着自己的灭灯之事,一边随机头也不回地便问了过去,“是啊,两位,深更半夜的,你们有什么事呀?”
福居施礼道:“老先生,我们乃过路的,借问这个庄叫什么名字,您怎么称呼呀?”
那老者回应道:“老朽免贵姓赵,名果园,我们这个庄子叫赵庄,两位深更半夜到此有何要事呀?
福居答道:“赵老,实不相瞒,我们两个乃出家的僧人,出外修行后,原本要今天回寺的,由于正逢上元节,路上贪行看灯,错过了客店,本想不休息前行的,自没有料到半夜里会下起大雪,迷路下便走到了,实在是无处可去,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便行,依例自会拜纳房钱的,万望周全方便。”
那赵果园道:“即然这样,你们少等一下,待我灭了这盏,便下去安排。”
福居道:“好的,你忙。”
那赵果园说着伸手将最后一盏灯笼取下吹灭后,抬腿便从梯子走了下来。而后,便收拾起梯子及灯笼通通往临近的村中祠堂里摆放去。
福居二人自不会袖手旁观,急忙便伸手帮忙去。
三人一通忙活,将东西收拾利落,那赵果园说了一句,“谢谢你们了,两位师傅,你们跟我来吧,”便领着福居二人往村子村子南头自己家走去。
福居二人跟随在后,便沿着村中弯曲不直的街道,拐弯抹角往赵果园的家走去。
那赵果园来到自家门口,推门进得院内,看其妻子还在堂屋灯下等着自己时,一边让妻子到东屋为二人准备休息的地方,一边便将福居二人让进堂屋坐等后,自己则取下雨笠,脱下身上的蓑衣,和福居两人说起话来,“两位,你们从哪里来,在这大雪纷飞的夜,要到那里呀?”
福居道:“赵老,我们本是登封少林寺的僧人,出外修行后,本来是要回少林寺的,由于正逢这上元节,便看灯没有住店,本想到开封城西的那个寺院借宿的,可因下雪迷了路,就走到了这里,你放心,我们今晚借宿一宵,明日定会将房钱送上的。”
那赵果园道:“两位,这个无所谓的,世上之人那有顶着房屋走路的,别说借住一晚了,就是十晚八晚都没事的。你们吃饭,如果没有吃饭的话,我让她给你们做。”
福居道:“谢谢、谢谢,我们已经吃过了,就休息一晚,别的没有要求的。”
“行,那你们跟我来吧,”那赵果园者看妻子将房间收拾妥当,前来通知后,说着便将二人领到了东屋去。
福居二人自是感谢,送赵果园离开后,随机关上门,便暂住了下来,躲避起肆虐的风雪,清理起衣服上血污来。
却说那些四外闪躲的守门官兵们,当看到两人与众百姓一哄出城后,这才急忙回去,将城门给关上了。
景延广带人一番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搜查闹腾,天亮后,得知福居二人已经逃出城时,自也无奈,立刻便趁着早朝之时,上殿奏禀去。
且说石敬瑭驾坐到金殿上,受百官朝贺后,那当班内侍刚吆喝完“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之话。
那契丹使者达剌闪身出班,立刻便当殿说出自己的要求来,“石敬瑭,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绕什么弯子,来时,你的父皇特意叮嘱我,要你尽快交出吐谷浑部,对于这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处理,三五天回去时,我也好向你父皇交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