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朗气清,万物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显得格外明亮。
“启禀王爷,昨夜寅时云雾散尽,太微桓中不知何时多了一颗明星,其大如斗,十分耀眼。”一大早,星官便来禀报。
镇南王听了,心里一惊,“看来汤和先生真的已经……”
“王爷早!”在院子里闲逛的千易看到镇南王,隔着大老远就打招呼。
“小姐,不要这么不懂礼数……”千易旁边的侍从低声说道。
“诶?那我应该怎么做?”
“您应该……”
镇南王冲千易打了个手势,示意她过去,她便匆匆地走过去,不理会侍从说的话。
“千易,你暂时就住在这里,你哥哥那边我之后会告诉他。”
“诶?为什么啊?”千易不解。
“你哥哥那边近日有重要的事,你暂时不要回去的好。”
“重要的事?他每天不就是种种花,钓钓鱼,还能有什么重要的事啊?”
“这个我也说不清,总之你先留在这里就对了。生活方面的事你不用担心,你哥哥是我多年的老友,一切事情包在我身上。”
“父王!”九邵不知从哪里跑了过来,“众佳宾都已离去,只有桤桤还在,说要问父王……咦?这位姑娘是谁?”
“这不就是你昨天抓到的……”
“千易,”千易抢着答,“我叫千易。”
皮肤白皙,双眼灵动,九邵不禁砰然心动,但嘴上却说:“长得是不错,只可惜是个没有教养的野丫头。”
“九邵,不可无礼,人家是客,你是主,岂有你这般待客之道?”
“可是她……”
“好了,你说的桤桤可是蛮族使者?”
“正是。”
“这蛮族人好不讲道理,土地岂是随便说给就能给的?告诉他,西南三郡是上王封的,他若要去找上王,别来找我。”
“遵命。”
“西南三郡?可是陵震,彭兑与离关三郡?”千易突然问道。
“正是,这蛮族欺人太甚,我上王近来刚刚登基之时,他们送了三只奇珍异兽朝贡,上王一高兴,允诺他们回礼,却不想他们竟一开口便要这西南三郡。”
“西南三郡,离关在中,地势低平,四通八达,乃是南郡的门户。彭兑在西北,陵震在西南,二者地势险要,正为犄角之势。占领这三郡,进可攻,退可守,蛮族的用意可不太好啊。”千易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嗬!想不到你这小姑娘竟懂得这些!”镇南王大为惊喜。
“我哪里懂得啊,都是我哥哥的书里写的。南郡坐拥南部三州十六郡,以东南为本,西南为要,东南十郡水路通达,经贸繁荣,西南三郡虽小,但可凭其地利,决胜千里,西北三郡皆山峦,可囤积兵粮物资于其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千载不衰。”千易背起书来。
镇南王十分欣喜,说:“这书你能背下多少?可否抄写下来借我一读?”
“这书名叫《地舆论》,我也只是大致的读过一遍,记个大概,再要详细恐怕不行了。”千易摸了摸耳朵,“不过我带了一本别的书来,我觉得很有趣。”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镇南王接过一看,是一本名为《兵谶》的书。大致翻翻,里面记载了诸多排兵布阵之法与借势御敌之策。
“可否借我看看?”镇南王心中十分欢喜。
“送给你了,里面的东西我早就背熟了。”千易倒是大方。
“真想不到,你这小姑娘竟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