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群峰,黍离峰。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昊阳当空,清风习习,送来了些许寒意。
来到黍离峰山脚,叶释宇浑身一颤,汗毛倒竖,抬头看看天,阳光正烈,没来由来多了一股寒气,令他汗毛倒竖,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仙山福祉,怎么有这么邪门儿的事?
出来三天了,一路翻山越岭,好歹到了师命所在之地,路上行色匆匆,无从饱览灵隐群峰胜景,都在与崎岖山路作斗争。
虽然辛苦劳累,累得气喘吁吁,却不曾遇到这么邪门的事,大好艳阳天,行走在山路上,没有汗流浃背,居然起了鸡皮疙瘩。
大好名山,没来由的一股寒气,令叶释宇萌生退意。
可第一次师命,就这么铩羽而归?这样回去,怎么对得起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师父?对得起在血海里丧生的父老乡亲?
叶释宇,不能退。纵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记名弟子,仙道遥遥无期,但轻言放弃,绝不是他叶释宇的性子。
狠狠一咬牙,叶释宇向着黍离峰山顶进发,不过爬到黍离峰半山腰,已然大半夜,夜深露重,寒意更甚。
叶释宇盘膝坐在帐篷里,无所事事。
今天在山脚犹犹豫豫多时,歇息已足,捱到黄昏才爬山,黍离峰本就不甚高,行至半山腰不过一个时辰,不甚劳累,叶释宇也有了闲心来摆弄师门赐下的东西。
朔福师兄给的乾坤袋里,一应周全,连晚上睡觉的帐篷配备都备齐全,朔福师兄,真是暖人心脾的贴心小棉袄啊。
只是吃的不怎么好,全是一粒一粒的五谷丹。
五谷丹,五颜六色的丸子,色泽鲜艳,却没什么味道,一颗管饱三天,同样是丹道弟子练手的货色。
叶释宇翻山越岭,一路辛苦,管饱不了三天。
叹了口气,叶释宇掏出一粒服下,味同嚼蜡。
仙家弟子,吞丸子是必修课,君不见那灵隐纨绔朔风,还在自己手里抢丸子吃。
真气丹,不也是一颗颗丸子么。
仙道中人,着实有点无趣啊。
摸出通灵诀,握在手中,这个东西,他已然垂涎三尺了,只是前两日实在太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可算能瞅瞅了。
将通灵诀玉简握在手里半个时辰,叶释宇才回过神来。
玉简中蕴含的庞大知识,令叶释宇措手不及,海量仙道知识浪潮般涌来,叶释宇这块小礁石在风浪中摇曳半晌,才从中整理出几分有用信息。
按照通灵诀所述,人身有两处要地,是仙道修炼的根基,一是丹田蕴海,二是脑中识海,由识海生念力引导天地灵气,入丹田蕴海开拓,存纳灵气而成真气,而后真气出,剑诀成,引动周边天地灵气,便是惊天动地的杀招。
仙道九境,是入门基础,通灵,晓微,玄感,窥径,破凡,神觉,蕴识,困谷,天成,至于其上境界,还离得太远。
步入通灵,叶释宇便可摆脱这记名弟子的身份。
通灵诀,就是从无根之萍到通灵境界的不二法门,但破穹剑派的天隐心诀,与别门别派有所不同。
寻常门派,哪怕是正道十门的三门四世家,都是循规蹈矩,纳天地灵气入体,而后成真气时方有属相之分,地水风火,不尽相同。
而天隐心诀另辟蹊径,不纳天地灵气,而是汲纳天地灵气衍生出的一些灵气。
天地灵气依附于花草树木,便有生之灵气生,依附于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