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辰暗自嘀咕完后,在沈辰身体内那些不灭体金色光芒逐渐向沈辰的五脏六腑而去。
接下来,沈辰立刻坐在地上,胳膊和腿上的奇痒自己咬着牙可以忍住,但是五脏六腑可不是开玩笑的。
每一个修者,其手臂,腿,都可以修炼到可以跟凡兵一样,可谓是寻常的刀枪不入,但是修者最脆弱的还是五脏六腑。
只要是五脏六腑受伤,那么修为就会完全发挥不出全部的实力,而且五脏六腑中五脏为心,主血脉,为全身血液的总枢纽,心脏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为修者在经脉中运送真元等,在人体处于最高的主导地位。
肝主藏血,有贮藏血液;肝又主疏泄。
脾主运化,对天地灵气有运输和调节的功能,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主统血,能统摄血液不致溢出经脉之外。
肺主气司呼吸,为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
肾主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故有“先天之本”之称。
六腑分别是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精华,排泄糟粕。
由于胃有受纳水谷的功能,故又称为“水谷之海”、“仓廪之官”。
小肠接受胃所传下的水谷,进一步进行消化,而将水谷之精微吸收,故称它为“受盛之官”。
大肠则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再吸收其中部分多余的水分排出。故被称为“传道之官”。
膀胱位于小腹,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器官之一,主要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被称为“州都之官”。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味苦色黄,来源于肝。胆主决断,其它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因为胆主春升之气,为生气之首,只有胆气升发,其余各脏腑才能正常运行。
三焦是六腑之一,是特有的脏器。它是最大的一腑,位于其它脏器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腑。
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气的生发和宣散,但不是只升不降,而是“升已而降”,故云“若雾露之溉”,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与胃。
故说中焦功能是泌糟粕,蒸**,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概括为“中焦如沤”。
下焦是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包括大小肠、肾和膀胱。功能是排泄糟粕和尿液,概括为“下焦如渎”。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这里所说的“三气”是指宗气、营气和卫气)。
说明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人体的气,是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三焦还为水液运行的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就是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
五脏六腑虽各有其不同的功能,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是处于有机整体之中。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脏腑与皮、肉、筋、骨、血脉、四肢九窍等体表组织器官之间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心”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
所以五脏六腑被所有修者都保护的比较好,原因无它,就是五脏六腑与修者的生命息息相关,而且个个都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