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打量,这看似杂乱的线图,竟然很像一个地图。
地图吗....
侯许心头一凛,赶忙仔细打量起那块儿残破的地图,很快,侯许眉头紧皱,因为他发现,这块地图所记载的东西,竟然是残缺的。
“应该还有几块.....”侯许自言自语的念叨着。
将龙袍放下,侯许随手翻了翻那本泛黄的《资治通鉴》,这本书也是残缺的,中间的内容已经被人撕掉,只有寥寥几页。
这几页所记录得内容,也相当模糊,可能是存放的时间太久,以及存放的方法不得当,上面的墨迹已经融化,变得模糊不清。
不过大多数,侯许还是可以辨认。
“梁纪十七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不敢窜匿,并出从之,旬日间,众至数万。城中亦筑土山以应之。太子、宣城王已下,皆亲负土,执畚锸,于山上起芙蓉层楼,高四丈,饰以锦罽,募敢死士二千人,厚衣袍铠,谓之“僧腾客”,分配二山,昼夜交战不息.....”
后面的两页,已经黏在了一起,侯许没有办法看到,不过幸好的是,侯许以前读过《资治通鉴》,很了解这篇小则,讲述的是什么事情。
只是唯一让他感到不解的事,这篇小则讲述的事情,和龙袍上的地图又有何关联呢?
不但如此,《资治通鉴》这本书,以及画在龙袍上的地图,都被人撕成了几块。这书和地图所标记的地方,另有玄机不成?侯许将龙袍以及那本残缺的《资治通鉴》重新放进黑匣中,陷入了沉思。
“二少爷,想什么想的这么入神?”侯林怀中抱着白布,见侯许想得入神,不由轻声问道。
侯许回过神,看了侯林一眼,手指着黑匣子问道:“林叔,这个黑匣子,是怎么来的?”
侯林十二岁逃荒来到宝庆县,再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侯家当差,至今已经四十余年。因为此人勤快,头脑灵活,而且对侯许的爷爷和父亲十分忠心,所以在年轻时的时候,很多生意都是侯林在打理,尤其是当铺的生意。更是全权交给侯林打理,因此侯许认为,侯林应该对这黑匣子的来历,有所了解。
今天正是祭祖的日子,还望大家在那一天,不要乱跑,说不定,会碰见怪异的事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