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准没错。这是沈一一最喜欢的“和稀泥”理论了。现在在众位专家的面前讲这个理论也没有失效。
沈一一接着说:“同样的,我也没有说我的这个发现是宿命的。因为如果没有我之前学习过的微积分知识,还有矢量代数和张量表示法,我也没有足够的数学工具来发现这些公式。说句厚脸皮的话,我觉得我的勤奋学习使我有了这样一个机会。那个谁说过,机会在每个人的面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而我,因为有准备,所以这次抓住了。”
她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无比自信,在现场的专家们听在耳中,感觉无比地特别。而其中蕴含的哲理,让各位专家在思索之下,又觉得真的非常有道理。就在沈一一的话的句号之后的短暂停顿后,有专家开始带头鼓掌,而随后星星点点的掌声加入进来,最后汇聚成了全场的一致掌声。杨市长更是鼓得起劲,眼中泛着激动的光芒。
接下来的时间,沈一一就真正地挑了二个比较普遍的公式,就像之前在萧屹瞻和安竹生二位老爷子的跟前那样,一步一步地在黑板上作了推导的演示。特别是她还加上了最近她偶尔灵机闪现之下所作的某个公式的新形式。而她却没有想到的是,她前面编的故事花的时间再多,却没有怎么取信于考察团;而正是她这个随便写出的公式的新变形,让各位专家们相信了她是那二篇论文的真正作者,或者说她起码对于那二个公式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专家们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生物。如果他们对你心存疑虑,他们就会用尽自己想到的所有的知识点来考倒你,好证明你是错的;而如果他们对你颇为认可,他们则会用自己找得到的任何问题来请教你,好证明即使是一个学术大牛也会有自己知识的极限。沈一一现在已经征服了专家们的心,所以接下来的来自于专家的提问变得更加踊跃了。
沈一一的这堂专题报告是成功的。因为几乎每个与会的专家都已经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每个人都和沈一一有过二三手的辩论。沈一一则以自己的表现让他们每个人都十分满意却又意犹未尽。一个综合了微积分、力学、张量、矢量、复变换、信号分析、小波变换等各种综合学科的知识点的专题报告和答辩让各位专家们真正认可了沈一一同学的知识水平和实力。而旁观者杨市长更是兴奋不已。
她丝毫不因为自己先前想为沈一一同学解围,而现在沈一一同学用她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不需要解围而不悦。恰恰相反,她为自己又见证了一个让女性骄傲的优秀代表的精彩表现而喜悦。沈一一这个名字已经正式被她给记住了。
而翁校长和谭院长二人现在就更像是发现了兔子的老鹰一般,已经锁定了沈一一这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无论如何要把沈一一同学给抢到自己的学校里去。其他的来自大学的领导们大都也打着相似的主意。
可是一些航空院所的代表们则感觉有些可惜。他们不可能向一个高中生开放内部的学习名额。他们只被赋予了招研究生的资格。而沈一一自己连大学都还没念呢,自然不可能去他们那儿念什么研究生的。他们自忖,可能也只能眼争争地看着沈飞和606所和沈一一更密切地合作了。没办法,谁让人家都在沈阳,挨着呢。
原定一个半小时的专题讲座,因为有了和众位专家的互动,最后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要不是到了吃饭的时间,杨市长坚持要请大伙儿吃午饭,专家们说不定还在拿各种问题砸向沈一一呢。
临走时翁院士旧事重提。这回他直接问沈一一:“一一同学,我发现你的学习还是很扎实的。同样我觉得现阶段的你如果继续留在高中学习的话,已经很难再有什么收获了。怎么样?来我们上海交大吧。你不应该再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高中了。”
谭主任一看翁院士现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