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原本D-5多配备的破甲弹穿深才多少?50毫米都不到,基本上也就是给黑豹和虎挠痒痒的水平。而使用了钽药罩之后,静破甲值高达450毫米,而动破价值也能达到150毫米到180毫米的水平。这使得D-5系列发射破甲弹时具备了击穿黑豹后期改进型车体正面装甲的可能。而这对于T-34-85来说,肯定是个重大好消息。
不过,话也说回来,钽药罩好归好,但真心也确实不便宜,在后世纯钽一公斤也要三四千人民币,妥妥的属于贵金属。当然对于苏联来说,使用钽药罩最大的问题倒不是贵,为了击败敌人,金币弹又如何?
制约苏联大规模使用钽药罩的关键原因在于,苏联的钽铌矿很少,而且品质很低,说白了,苏联就没有多少钽资源。这种贵重金属完全依赖进口。
那么世界上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哪些呢?百分之六十的在澳大利亚,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在巴西,最后剩下的不到百分之十里苏联可能连0.01%都没有。
比如北方工业的钽铌矿就来源于巴西,从巴西开采出的矿石运到芬兰维堡,然后加工成精钽。而卫国战争爆发之后,因为波罗的海出海口被堵住了,钽矿石则运往摩尔曼斯克,然后经过铁路运往维堡加工。说实话,这个成本有点高。
不过成本高也没办法,谁让苏联缺这个呢?而且钽的用途还是很广泛和高精尖的,哪怕是贵也得用不是。而且李晓峰也做好了两手准备,使用钽合金药罩的NVK-150作为高端A货少量存在,配发给T-34-85或者SU-85充当开罐器,遇上了黑豹和虎之流才使用。稍微低端一点的有NVK-150A,这是B货,使用紫铜药罩,破甲能力要次一些(100到120毫米左右)。
虽然B货不足以摧毁改进型的黑豹,比如黑豹G和黑豹F。但是猎杀虎问题不是很大,至于配发给D-5T的老式穿甲弹,这个还是歇歇吧,不管是AP还是APCBC或者APCR弹,D-5T基本上都不能在安全距离之外屠虎猎豹。既然如此,那就先用破甲弹凑合吧!
而且李晓峰也有一种设想,苏联的穿甲弹为啥这么次,一个是技术落后,另一个就是产能需求太大了,数千辆SU-100和数万辆SU-85以及T-34-85需要海量的穿甲弹(给每台车陪五发APCR恐怕都需要十数万发,算算这个数量,以苏联的能力供应得起碳化钨弹芯的APCR吗?),要让这些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发挥作用,苏联就必须咬紧牙关供应穿甲弹,也就只能降低技术要求,先满足战术需要了。
如果D-5这个大头能减少穿甲弹的使用量,以苏联的工业能力,发展和生产更好的穿甲弹配备给高端的D-10和D-25系列使用,问题是不大的。反正这个年月没有复合装甲,让D-5和F-34使用破甲弹也是能凑合的。更何况破甲弹对技术要求低而且价格更便宜,适合T-34这种海量的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