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甚至不需要高射炮,高射机枪都能威胁直升机的安全。但是,直升机并不是特别好打的目标,尤其是对那些笨重的FLAK36高射炮来说,很难给直升机造成太大的威胁。
一个是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太低了,大部分高射炮手都没有训练过打击这种低空目标。其次是这些直升机太灵活了,它们不像攻击机和轰炸机必须沿着固定的攻击航路前进。它们可以前一刻躲在树林后面,然后在下一秒钟突然跃起,经过短暂的瞄准就立刻倾泻火力,打完之后,飞行员压一压操控杆又躲回树林后面了。不光是树林,战场上的山丘、房屋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遮蔽物,而对于炮手来说,想要在这些繁多的遮蔽物中找到直升机的所在,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就算找到了,留给他们解算射击诸元的时间也不够,往往是,他们刚刚测距完毕,武装直升机已经发射完弹药溜走了。
用德国炮手威廉的话说:“笨重的88炮不适合对付直升机,回旋和俯仰速率太低,在战场上我们更愿意用20毫米高炮对付那些讨厌的苍蝇,甚至给MG-34装上高射枪架都比88炮效果好!”
而对于红军的直升机飞行员来说,他们也更惧怕那些灵活的小口径高炮,所以为了保证生存率,他们会保持足够的距离,毕竟小口径高炮的射程比较短而且威力有限。他们最常用的战法就是借助遮蔽物的掩护接近德军的坦克群,然后突然跃起一口气将所有的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然后赶紧撒腿撤退或者降低高度重新躲起来。
为了配合直升机作战,红军的炮兵也加入了进来,一旦发现了有四号坦克出没,立刻集中火力猛烈的轰击四号坦克身后的德军阵地,将德军的高炮和高射机枪压制住,为武装直升机争取一波开火的时机。
应该说,这种战术还是非常管用的,很快德军就发现继续钓鱼战术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他们放出去充当鱼饵的四号坦克损失惨重,在敌人武装直升机犁地一般的火箭弹雨下面,实在没有生存性可言。
而这一次战斗的结果也深深影响了德军和红军的装甲兵,德军再一次强烈的要求给坦克配备高射机枪或者小口径高炮,否则面对武装直升机只要挨打的份。而乌博列维奇在亲自观看了这一套战术的实施之后,立刻向军 委建议:“应该立刻恢复以MB-LT-36履带步兵输送车底盘的自行高射炮项目。在未来的大纵深作战中,敌人的空中力量将是我军装甲突击集群的心腹大患。没有高射火力伴随掩护的装甲集群生存性堪忧!”
乌博列维奇的建议自然是分量十足,之前重视装甲集群野战防空的只有李晓峰,其他高级将领认为有前线航空兵的掩护就足够了,但现在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
很快列宁格勒的相关设计局就接到了任务,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基于MB-LT地盘搞出自行高射炮,具体要求是能够伴随坦克营或者机械化步兵营向前突击。
说起来,战时效率就是高,尤其是这个项目引起了科京的高度重视,这位亲自出马,在三个星期内就拿出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最简单,就是将四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装上MB-LT的底盘,相当的简单甚至可以说简陋。自然的这个太过于简陋的方案很快就被淘汰。
方案二稍微复杂一点,就是将双联装 M1939 L63式 37 炮装上去,这个方案似乎还不错,但是总 装备部很快就发现,这极大的浪费了MB-LT底盘。用这个昂贵的底盘搭配双37太过于奢侈。
所以很快新的方案又下达给了科京,命令他用T-26和BT系列坦克的底盘继续进行研发,而这也就发展成为ZSU-37自行高炮。不过该炮产量并不是很大,原因是T-26和BT系列的底盘不理想,性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