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不好看的,和巅峰时期的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相比,这点儿装备连塞牙缝都不够。反正彼得罗夫斯基是听了想哭,好在他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前面还有众多艰难险阻,他作为指挥官必须表现的足够坚强。
“直接向白俄罗斯方向撤退是绝不可能的,敌人太多,我们唯一的生路在东普鲁士,但是想要撤往东普鲁士我们又必须要再次渡过布格河,而这一次,敌人不会让我们轻松的过去了!”
彼得罗夫斯基分析情况的时候,军官们屏声敛息,可见他们对彼得罗夫斯基还是相当尊重和服气的,要知道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抽调的都是军中的精英,相当一部分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天子门生,想让他们服气,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彼得罗夫斯基却做到了这一点,可见他的能力有多么的突出。
“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想要渡过布格河前往东普鲁士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同志们就地休整一段时间,前一阶段的战斗太艰难了,必须让同志们喘口气。此外,我们还应当尽可能的收集物资,最好是能将那些被德军击溃的其他兄弟部队的同志召集起来,我相信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和我们一样,还在敌后坚持战斗!”
彼得罗夫斯基有权威,但这不代表他的意见下面的天子门生就会无条件的同意,很快就有许多补充意见被提了出来:
“原地休整会不会导致我们被敌人追上?”
“召集其他兄弟部队的同志时,碰上了敌人的主力怎么办?”
彼得罗夫斯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兵力并不多,而且敌人的目标是白俄罗斯,是明斯克,暂时他们不太可能抽调太多的主力部队来围剿我们,暂时我们是安全的。”
顿了一顿,他又道:“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危险,更不意味着我们永远都是安全的。在休整的同时,应当做好警戒工作,而且最好是尽快的再次渡河,只有抵达东普鲁士,我们才真正算安全了!”
“至于会不会遇到敌人的主力,”彼得罗夫斯基摇了摇头,“敌人的主力应该在通向明斯克的交通线上,只要我们不傻乎乎的往那里闯,应该是安全的。”
彼得罗夫斯基的判断基本没有问题,因为德军确实不太重视他,在东线战场,别说三千多人,三万多人都是毛毛雨,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一开始就有接近一千万军队在搏杀,巅峰时期接近两千万,一个师,一个军,甚至一个集团军都不算什么。
彼得罗夫斯基这仅仅一个团,能造成的危害实在有限,对于中央集团军群来说,明斯克和莫斯科才是目标,像彼得罗夫斯基这样的小虾米,根本就顾不上。
第三坦克集群在拔掉上马乌基尼亚最后的钉子之后,终于可以畅通无阻的向比亚韦斯托克挺进。之前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追上了红军主力的尾巴,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之后,他们轻易的占领了比亚韦斯托克。
此时博克已经圈定好了接下来的目标,其中第三坦克集群将攻占格罗德诺,沿着铁路线向明斯克方向进攻,如果遇到的阻力不是特别大,也可以派遣一部分部队向立陶宛进攻,如果能占领立陶宛那是最好不过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方集团军群之前的战斗很不顺利,在东普鲁士陷入了泥潭一样的拔点作战,犹太人仗着有苏联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打得是相当的顽强,几乎已经把北方集团军群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果中央集团军群能占领立陶宛,就可以切断东普鲁士同苏联之间的联系,没有了苏联的支持,东普鲁士的犹太人能坚持几天?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一切顺利的基础上的,如果进入白俄罗斯之后苏军的抵抗激烈,那么博克就会果断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