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天兵在1917 > 第1120章 138 调整

第1120章 138 调整(3 / 4)

装甲车辆生产厂生产的B2柴油机及变速箱,寿命普遍只有哈尔科夫那边的三分之二。

更可怕的是可靠性真的毫无保证,比如乌克兰方面军机械化步兵19师反映,变速箱平均无故障周期只有区区十个小时。在1939年组织的一次野外拉练中,刚刚跑了三十公里,该师一半的坦克不是趴窝就是抛锚。剩下的那一半也是走走停停,五十公里之后,又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因为发动机过热或者变速箱滑油耗尽停了下来。整个一百公里拉练下来,仅仅只有六分之一的T-34坚持到了最后。

请注意,这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根据乌博列维奇走访部队的统计结构,全军已经服役的2000辆T-34中,完好率仅仅有35%。绝大部分T-34都饱受变速箱故障困扰,坦克兵们只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凑合着用。

当时乌博列维奇很无奈地向军 委承认:“T-34坦克的性能是先进的,但是因为过于先进,而我们的工业能力有限,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其中变速箱的问题最为严重(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产的变速箱其实也相当的凑合,可靠性和寿命不咋地,只不过车里雅宾斯克的更糟糕而已)。从技术部门的反馈看,彻底解决变速箱的问题,需要时间,恐怕一到两年之内都不会有大的改观。总 装备部经过充分地研究和讨论,在现阶段唯一能给出的建议是:给每辆T-34配两套变速箱……”

这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是有够蛋疼的,不过这也不能怪乌博列维奇不是,工业水平摆在这里,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变速箱的问题,比如北方工业生产的T-54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可靠性和寿命虽然没办法跟欧美的同档次产品相比,但是比苏联还是强了一个层次的。而且北方工业为了这次世界大战做了充分地准备,花费巨大的财力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工人技师,而且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也足够强大,完全可以提供给红军更好的产品。

那总 装备部为什么没有大规模采购呢?原因很简单,一个是面子问题,毕竟北方工业是芬兰的企业,堂堂大苏联连撮尔小国都赶不上,这也太丢人了。其次,乌博列维奇还是想给国内更多的机会,机械加工这个坎必须得迈过去,诚然北方工业现在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但总不能让苏联完全都用北方工业的产品吧?受制于人是什么后果,乌博列维奇太清楚了。

所以,他宁愿现在痛苦一点,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也要拉升国内机械加工的水平,从长远来看,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应该说乌博列维奇还是很有远见的,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因为他给了国内机会,咬牙撑过了这个阵痛期,才让苏联的机械加工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这还仅仅是装备这一项的问题,和装备上的问题相比,更严重的是苏联糟糕的人口素质问题。虽然从建国开始,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坚持下,开展全民教育和扫盲工作。但是时间毕竟还是太短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想要彻底扭转这一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整体而言,红军战士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再加上种种俄国式的陋习,比如说酗酒,再加上战斗种族的暴脾气。反正红军战士们跟德国鬼子相比,显得很糙。尤其是为了备战,从1938年开始红军进行了一****规模扩充,从100个师的规模滚雪球一样扩充到了300个师,这种爆发式的扩充,虽然数量很客观,但战斗力真心是没办法说。

根据特里安达菲洛夫的观察:“新扩充的部队几乎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绝大部分战士仅仅接受了三个月的最基本军事训练,仅仅会走正步会打枪……至于基层指挥人员,因为快速扩充,其素质也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排长和连长都是刚刚从军校毕业的

最新小说: 家族修仙:从创建海岛仙城开始 战锤:帝皇归来,颤抖吧,混沌! 调戏公主死罪?那女帝我也要了 修仙背靠大佬,我混的风生水起 混沌龙血:废柴少主的逆袭 大秦:开局神级词条,我为红尘仙 从一根野草开始无限重生 谍战:开局掌握军统十大酷刑 这个德鲁伊能变铸星龙王 大帝族长,缔造万古第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