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继续审讯这些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意义了,将他们暂时释放。”捷尔任斯基提出了第一个建议。
可这个建议乌利茨基高度地不认同:“为什么?他们拥有高度嫌疑!”
“你真认为他们嫌疑很大?”捷尔任斯基面无表情的问道。
“难道不是吗?”乌利茨基反问道。
捷尔任斯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仔细地分析道:“我们已经隔离审查了五天,连续五天的疲劳审讯下来,他们的供词基本前后一致,都否定了曾经在坠机现场见过机身等部件。一个人可以一时撒谎,但这么多人在面对连续不断地疲劳审讯时依然异口同声的坚持这个说法,那这就只有两种可能了。”
不等乌利茨基询问,捷尔任斯基自顾自地说道:“第一种,他们确实说的都是实话,他们确实没有见过机身等部件!”
“这怎么可能?”乌利茨基第一个表示不相信,“我们之前不是已经研究过了,机身绝对没有被烧毁,而且从现场的拖拽痕迹看,很显然有人人为的转移了这些部件,这就是为了掩盖真相。”
捷尔任斯基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认同你的分析,不过请你注意,我说的第一种可能依然是可能存在的。至于第二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早就串供了!”
乌利茨基立刻就乍唬唬地说道:“对,就是串供了。很可能就是马林科夫和梅尔库洛夫指使的,他们就是想掩盖……”
乌利茨基还没说完,捷尔任斯基就打断了他:“在我看来,第二种可能性可能存在,但是如果他们真的已经串供成功,我们恐怕是很难从这个方向打开突破口的。更何况,在我看来,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串供。”
乌利茨基皱眉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我始终忍不住要想,如果这里始终就是一个局,一个专门为你我所设置的局,不可能这么容易让我们找到突破口的。更有可能的是故布疑阵,故意用一些错误的假象在迷惑我们。比如说这些工作人员的口供!”
乌利茨基还是不明白捷尔任斯基的意思,后者不得不再次解释道:“如果,我仅仅说如果。如果这些工作人员说的都是实话呢?”
乌利茨基傻傻地回答道:“那马林科夫和梅尔库洛夫不就说的是实话了吗?可这跟我们之前的结论……”
捷尔任斯基伸出手打断了他,又问道:“如果我们的结论也没有错呢?”
这下乌利茨基就彻底地傻眼了,因为这两个结论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嘛!怎么可能两个都成立呢?
乌利茨基的迟钝让捷尔任斯基在心里头摇了摇头,和托洛茨基比起来,乌利茨基的政治智慧确实差了一大截,如果是托洛茨基,早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不,如果是托洛茨基,早就搞清了问题真相,这会儿已经直指真相的核心了。
捷尔任斯基慢慢地解释道:“如果抵达现场的是一前一后两批人,第一批弄走了机身等关键性证据,第二批才是我们正在审讯的这些人,一切不都成立了吗?”
乌利茨基终于豁然开朗了,捷尔任斯基说的这种可能性完全可能存在,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顿时他就跳了起来:“我们得找到第一批抵达现场的那些家伙!”
捷尔任斯基摇了摇头,很郑重地说道:“不,我们首先得证实这个猜想的正确性。”
乌利茨基顿时就兴奋了:“菲利克斯同志,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
“很简单,返回现场,继续调查,并再次走访周边的群众,看有没有目击到这个可能存在的第一批抵达现场的人!”捷尔任斯基想了想又补充道:“对了,停止疲劳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