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渗透到共和军后方,破坏桥梁,切断公路和铁路,并一度袭击共和军指挥部。最可怕的是勃兰登堡第800团还选拔出部分懂西班牙语的士兵穿着共和军军服,拿着错误的文件和命令误导共和军,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在科尔多瓦郊外,共和军和部分国际纵队在猛烈地空袭和炮火下,联络中断、补给全无,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是部分哨所,尤其是国际纵队驻防的哨所却显得格外坚强。
比如科尔多瓦郊外的A105哨所,在排长的指挥下,面对成群德军和国民军的围攻,他们一直坚持战斗了11天!还有B53哨所,该哨所一直坚持到了12月底,如果不是弹尽粮绝,他们还能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几个有限的闪光点改变不了国际纵队和共和军全盘被动的现实,德国的突击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摊开西班牙地图,我们就能看到,以精锐国防军为主的所谓志愿军组成了装甲突击矛头,一路向北,连续攻占了科尔多瓦、普埃托利亚诺,其兵锋已经直指雷阿尔城。如果让德国人继续这么狂飙突进下去,马德里失陷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面对这种极端不利的局面,第二共和国只能向苏联紧急求助,要求图哈切夫斯基修改之前的作战计划,将用于收复费罗尔的国际纵队主力调回马德里,实施马德里保卫战。
而对于这个建议,图哈切夫斯基却是坚决拒绝,图帅认为:“敌人的进展确实惊人,其攻击矛头之犀利让人震惊。但是,也必须看到,这种狂飙突进是不可持续的,根据战场侦察结果,在最初的五天攻势结束之后,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突击速度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战场的消耗以及后勤补给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敌人很难继续发动连续突击,哪怕是进攻马德里也不过是强弩之末而已!”
说到这,图哈切夫斯基话锋一转,继续分析道:“而我们北上进攻费罗尔的部队已经准备就绪,而且在之前的突击战中,北方部队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不管是空军还是地面部队实力保持得都很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继续之前的计划,一举先消灭费罗尔的敌人,彻底地摆脱两线作战的局面!”
反正图哈切夫斯基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先打费罗尔,铲平了费罗尔的敌人之后,回头在跟弗朗哥决战。这个建议说实话,很难让第二共和国接受。很显然,这帮人认为马德里是西班牙的政治核心,是重中之重,一旦马德里有失,对革命将是沉重地打击。而第二共和国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了,所以他们坚持认为,应该将北方军团抽回来,先保住老家。
于是乎围绕是先保卫马德里还是先打费罗尔的问题,第二共和国和图哈切夫斯基之间爆发了激烈地争吵,双方谁也不认可对方的意见,一来二去的就闹僵了。
最后这个官司一直打到了共 产国际,第二共和国强烈谴责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苏联志愿军不服从共和国的指挥,是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而图哈切夫斯基却指责第二共和国胆小如鼠,还说他们根本不懂军 事,要求第二共和国的内阁不要干扰一线指挥员的正常指挥。
“说说看吧,你们对此怎么看。”
面对第二共和国和图哈切夫斯基之间的争吵和尖锐的矛盾,托洛茨基很是头疼。
“我认为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的态度很成问题!”
当然,让托洛茨基头疼的绝不是争吵本身,而是国内为了他们的争吵而爆发的争论,比如说吃里扒外的加米涅夫。按道理说图哈切夫斯基是托派的人,加米涅夫也是托派的人,这个货应该为自己人说话。但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货是胳膊肘往外拐,帮着第二共和国拆图哈切夫斯基的台,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
加米涅夫为什么要拆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