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苏联的选择为什么会这么奇葩呢?首先,战斗民族的传统摆在那里,从沙皇时代开始,毛子在国际上的信条就是“铁棍横扫无可抵挡,若遇抵抗铁棍加粗”,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虽然为沙俄拉了不少仇恨,但是有时候还就是管用;其次,政 治局通过一系列的情报做出了判断——德意法西斯匪徒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他们的无赖手段无法威胁苏联的国家安全。
基于这种判断,政 治局认为对付无赖的最好办法就是表现得比他们更加无赖和霸道。至于英法可能做出的反应,政 治局更是一阵见血地做出了诠释——这两个帝国主义匪徒巴不得我们同法西斯匪徒打起来,顶多也就是嘴上支持德意。
这样的判断是相当的准确的,当然这离不开李晓峰所领导的KGB的功劳。为此政 治局专门在口头上表扬了某仙人。不过在某人自己看来,这种口头上的表扬真心没劲,一点儿实际的好处都没有。
当然,接受表扬总比被批评好,比如同样有一定情报职能的内务人民委员会,这一段时间的日子就是生不如死。原因是什么?基洛夫被刺杀了!
历史上的基洛夫是1934年年底被刺杀的,但是在这个时空中不知道是蝴蝶效应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这个货多活了两年。1936年12月24日,也就是平安夜的那天下午,这货被历史上的克星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开枪打死在了斯莫尔尼宫。
不过跟历史上稍有区别的是,基洛夫是在当天的团拜会上被当众打死的。这起案子太轰动了,堂堂中 央委员、列宁格勒州党 委书记,竟然当着一大票党员的面被刺杀,这是要翻天啊!
斯 大林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就掀掉了桌子,并在政 治局为此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大发雷霆,一开始是指责KGB和李晓峰不负责任,导致了党内重要的领导被敌特杀害。
不过当时,李晓峰却表现得十分淡定,直接就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斯 大林,钢铁看完之后顿时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气得都直哆嗦。那么这份文件上写了些什么呢?
一百年后,当这份文件被解密时。我们能看到,根据KGB的报告,随着国际局势的持续紧张以及敌特对苏联的持续渗透,我党的高级领导人的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其中重点点了几个名字,其中就包括基洛夫。备注那一栏还写着:“一小部分同志受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意志发生了动摇,开始好逸恶劳,想得更多的是享受而不是工作,要特别注意这一部分人的动向,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做出高度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这份报告首先由KGB内部评估,得出的结论是风险颇高值得高度重视,然后就转交给了内务人民委员会,毕竟这一部分工作是有内务人民委员会直接负责。可是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KGB是杞人忧天,直接就将这份报告退了回去,如果不是看KGB的老大是李晓峰,甚至还要挖苦讽刺一番。
那么这份报告是什么时候做出来的呢?1934年10月。当时李晓峰觉得如果基洛夫这个二货如果真的被莫名其妙地打死了,那么内务人民委员会和KGB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斯 大林那边的人可是十分擅长扣帽子,他虽然无意救基洛夫,但也不准备背锅。所以就亲自督办操刀了这个报告。至于内务人民委员会是不是当一回事,那他就不管了。
1934年基洛夫安然的挺了过去,在1935年,李晓峰又一次做了同样的报告,甚至在1936年基洛夫遇刺前一个星期,这份报告又一次交到了内务人民委员会。反正内务人民委员会在报告上的批示和退回的字眼是相当的打脸。
总而言之,KGB和李晓峰是仁至义尽了,因为按照职务安排,KGB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