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军 委还是人 民委员会,都应该坚定的坚持民 主集中制,而托洛茨基同志?作为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也是军 委和人 民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这个道理难道你不懂?既然军 委已经经过民 主集中制原则得出了结论,你为什么还要无理取闹呢?看看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哪里还像一个经历过十月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简直就是反 动派的言辞!”
托洛茨基都傻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列宁会忽然朝他开火,因为这在他看来怎么都是不可能的,明明你列宁一直更坚持集中,怎么今天的论调变了?改成更强调民 主了?你这是闹哪样?
列宁的态度变了吗?确实是变了,在内战以及刚刚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那一段时间,因为百废待兴,也因为布尔什维克的党 组 织并不健全,没有那么多合格的领导者。无奈之下,他只能坚持集权,只能坚持权力更加集中,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又快又好的办事。
但是进入到三十年代,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布尔什维克的组织机构已经完善和健全了,人才不足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最重要的是之前过于集中的权力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官 僚主义,腐 败,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在蚕食布尔什维克的生命力。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了要退休的决定。必须要看到1935年时,列宁也才65岁,用后世的角度看,这个年纪至少还可以再干五年,君不见斯 大林、勃列日涅夫可是一直干到了咽气。以列宁的威望,想继续干下去,谁能或者说谁敢反对?
没有人能阻止列宁,除了他自己,作为一个大导师,列宁认为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必须开一个好头,为了增加党的活力,也是用事实反对官 僚主义,他这才退休。他希望的是有新鲜的力量能补充进来,希望党 组 织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能避免个人权威压倒集体意志。他很清楚,只要他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这个愿望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也就是说,在列宁做出要退休的决定之后,民 主集中制原则在他心中将变得更加平衡,再也不能是那种完全的集中制,让民 主变成笑话了。
所以托洛茨基一开始就猜错了列宁的想法,后面焉能不被打脸?为了坚持民 主集中制原则,列宁就根本不会允许第二个和他一样能用个人权威压倒全党的人存在,更不会让这样一个人来领导国家。他确实有意让托洛茨基接手,因为暂时看来只有老托最合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列宁会帮助托洛茨基树立什么无上的权威!
列宁现在要做的事情恰恰相反,他反对的就是个人意志凌驾于党之上,而现在托洛茨基却很有这种苗头。自然而然列宁就不会对他客气了。
不得不说托洛茨基真心是个悲剧,错就错在他同列宁生活在了一个时期同一个国家,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每一次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之后,却总是收获不了什么。
有了列宁一锤定音,军 委的决议那自然是合理合法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方案几乎被完全推到,多炮塔坦克准备迎来要命的大考,蓬勃开展的机械化空降兵建设被叫停,连带着他将空军变成陆军的附庸,以及让海军变成近海防卫力量的企图全部落空。
空军终于第一次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尊严,再也不被认为是陆军的小伙伴小兄弟,而是可以跟老大哥平起平坐的独立军种。这让一支担心被图哈切夫斯基吞并的阿尔克斯尼斯是大大的松了口气,终于可以不受图哈切夫斯基干扰的将空军发展成一支战略力量。
至于海军,海军的收获也不小,沉寂了将近十年之后,船台上终于可以有新的军舰了。打着驱逐舰领舰的名义,最初被称之为01型驱逐舰,后来重新并命名为33型驱逐舰的海军一号工程终于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