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战士都没有好感。因为这帮货确实很坏,虐待和残害红军俘虏,欺辱犹太平民,身上的仇恨那真是亮瞎狗眼。
为了尽快的摆脱这些战斗力约等于5的渣渣,不管是红军还是犹太人都采用了最简单的方式,敢于抵抗的波兰皇协军要坚决打击,杀光他们,掉头就跑的能追上的就追,追不上算他的运气,至于被俘和投降的一律枪毙,反正处理手段挺简单粗暴的。
而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战后就惹得毕苏斯基的干爹们不痛快了,纷纷占据人 道主义的制高点谴责红军的暴行,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这种手段根本无法伤害到某仙人分毫,甚至连恶心某仙人都做不到。谁让美帝的舆论口基本上都被犹太财团掌控了呢?当干爹们提红军的暴行时,犹太人就宣传毕苏斯基的暴行,反正是对着干打对台,不就是喷口水么,谁怕谁啊!
言归正传,波兰皇协军遭到攻击之后,协约国的干爹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引起注意。原因非常简单,干爹们一直就不认为波兰皇协军有什么战斗力,对他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欺软怕硬上。认为这帮货顶多是下乡作威作福欺负老百姓,碰上红军瞬间就拉稀。之前这些家伙就不止一次被小股红军打得哭爹喊娘,等干爹的大军开过去消灭所谓的“红军主力”时,都哭笑不得。
所以当毕苏斯基手下的怂胞们又一次使用终极召唤大法寻求干爹的帮助时,干爹也不耐烦了,谁让干爹们只想着打进华沙,对所谓的“红军主力”已经完全不感兴趣呢。
“让毕苏斯基自己去解决,他必须显示出掌控波兰的能力,否则我们养着他干什么!”
好吧,毕苏斯基瞬间的就悲剧了,而协约国的干爹们也真心没想到这尼玛是一个坑,当乌博列维奇的大军将毕苏斯基的皇协军团团围住,并表现出一口将其吃掉的倾向时,协约国的将领们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该死的,波罗的海方面军和犹太人的主力不是在固守东普鲁士和什切青吗?这些部队从哪里冒出来的?”
那啥,这个真心是误会,大概是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 民解 放军之前忽悠得太成功了,以至于让协约国集团产生了错觉。而这个错觉就是波罗的海方面军主力在什切青,而东普鲁士人 民解 放军主力只想固守东普鲁士。
所以,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之前一直装鹌鹑的乌博列维奇会突然杀出来,而且直接爆了他们的菊花。当柏林通向华沙的公路、铁路全都被切断,让波兰皇协军又一次陷入重围时,协约国集团才有些措手不及。
是继续攻击华沙?还是掉过头去打通交通线?
福煦有些犹豫,因为不管是华沙还是后方的交通线他都想要,哪一个都不想放弃。可老话也说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像福煦这样的老狐狸还是有基本的军事常识的,如果两边都想顾及,那最后哪一头都可能讨不到好。
而这时候就需要仔细的分析了,分析什么?当然是分析乌博列维奇究竟有多少兵力。如果乌博列维奇人多势众,那么就暂时放弃攻打华沙,先解决掉这个尾巴。反之,如果乌博列维奇兵力不多,只是凭借偷袭以及波兰皇协军低下的战斗力才占了便宜,那不妨就两头兼顾了。
所以福煦在获知后路被断之后,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命令:“抽调四到六个团的兵力进行一次火力侦察,摸清敌人的虚实!”
为什么是四到六个团呢?因为根据之前跟白俄罗斯方面军战斗的经验,福煦认为红军的整体攻坚能力是有限的,不具备短时间内吃掉他一个师以上兵力的能力。而四到六个团正好比一个满编师多一点,如果真碰上了大股红军主力,哪怕跑不掉也能保证不会被红军一口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