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特别贵,当然,比普通的152毫米的榴弹还是贵不少,毕竟前者没那么多讲究。
所以协约国集团一门心思的以为火箭炮很高大上,很高精尖,是挖空脑袋往俄国高科技机构打探消息,怎么可能有收获?而更坑爹的是,这就是个恶性循环,越是没有收获,那帮傻逼就以为火箭炮的保密级别特别高,所以还就死咬着那些高精尖机构不放,最后自然不会有任何收获。
直到一战结束,当协约国停止干涉俄国革命,双方的关系正常化之后,当他们花费了不菲的代价用俄国买到这种想象中特别机密特别高大上的高科技武器时,那真是裤衩都惊掉了一地。
尼玛,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真是战场上那种大杀四方的高科技大杀器?这尼玛根本就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好不好!
当然,在震惊之余,这帮傻比还不得不感慨一声:“北极熊真是将暴力美学发扬到了极致,用最简单的办法攒出了一件最犀利的杀人利器。恐怕只有北极熊这种头脑简单的一根筋才能想出这种路数!”
这些都是后话,反正在1919年,协约国的间谍们完全想不到,火箭炮是由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甚至干脆就是俄国大妈在简陋的小作坊里手工制作出来,然后送到芬兰攒出来的家伙事。对于上级的要求,他们只能表示俄国佬对火箭炮的保密级别太高,根本打探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破解不了俄国佬的大杀器,可仗还得打不是,总不能就这么举手投降吧?
对于协约国干涉军的头头脑脑们来说,怎么想办法化解俄国人的优势就成了当务之急。还别说,这帮人真有办法。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他们发现了火箭炮的最大弱点——精度太差!
这一点算是说对了,火箭炮没有别的缺点,就是这个精度要人命。它那种吓人的火力优势,其实就是用来弥补精度劣势的,而就是这儿,还不一定能弥补得过来。
尤其是对于一战的阵地战来说,火箭炮有点啃不动坚固的工事,每每几十发火箭弹砸下去,爆炸、火焰什么的怪吓人的,但实际上根本就只给人家的工事挠了挠痒痒,仅仅将人家工事的伪装给掀开了而已。谁让火箭炮精度差,基本无法直接命中工事呢!
实际上,协约国集团经过研究,认为火箭炮更适合打防御战,对于暴露的目标,它的效果更好。要想敲掉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得要大口径的重炮。
鉴于这一伟大的研究成果,协约国干涉军立刻做出了调整,要修筑更多更坚固、更密集的工事,用坚固的堡垒抵消俄国人的火力优势!
这一招管用吗?还别说真的管用,至少图哈切夫斯基被希维博金这座小城周边坚固的地堡群吓了一跳。那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地堡,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望不到头。反正图哈切夫斯基是没见过这种规模的防御工事,简直就是一个乌龟壳!
不,不光是乌龟壳,应该说这是一个大刺猬,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红军的火力优势,驻守希维博金的协约国部队获得了大量的炮兵支援,图哈切夫斯基的前锋部队进行的第一次火力试探,就被人家完全不讲道理的炮灰覆盖淹没了,整整一个连的士兵,只有两三只三脚猫逃了回来。
“情况非常严峻,”当天下午,图哈切夫斯基在给托洛茨基的电报中这么写道:“希维博金的守军修建了密不透风的工事群,每一座机枪火力点都被至少三层原木保护起来,火箭弹哪怕直接落在上面,所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部队迫切地需要重炮!否则,恐怕难以继续前进一步!”
其实图哈切夫斯基还是给他的部队留面子了,他很清楚,哪怕有了足够数量的重炮,他恐怕也没办法继续前进了。希维博金周边的协约国干涉军师一级的番号就有四个,军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