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上的胡子,问道:“结果呢?”
“根据我们的侦察结果,奥尔什丁盘踞着大量的犹太异教徒叛军,初步判断,数量不下三万!”
毕苏斯基又摸了摸宝贝胡子,这个结果他一点儿都不意外,根据协约国集团通报的情报,犹太人在占领了柯尼斯堡之后,实力急剧膨胀,迅速地扩军到了五万左右。然后前一段时间四下出击,占领了东普鲁士和但泽后,实力又有所提高,总兵力大概在6万人到7万人的样子。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尔什丁有三万叛军是相当正常的。
毕苏斯基又问道:“但泽和柯尼斯堡方面有消息吗?”
必须说,毕苏斯基这个人虽然有时候会被野心冲昏头脑,但军事素养还是不错的,哪怕他不太瞧得起犹太人,觉得这些软趴趴了上千年的家伙根本就不是威胁。可他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战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情报收集工作还是做得相当踏实的。
此次,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向奥尔什丁挺进,原因无非是他获得了准确的情报,犹太人的兵力很分散,除开奥尔什丁的守军,其他的主力分散在但泽和柯尼斯堡。如果他能一口吞下奥尔什丁的犹太军队,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说白了,毕苏斯基的打算就是偷袭,用一次“闪电战”消灭敌人的部分主力,然后再各个击破。
“今日凌晨时分,开始进攻!”
得知奥尔什丁有三万犹太军队之后,毕苏斯基松了口气,他手头的兵力三倍于敌人,吃掉这些犹太人并不是大问题。但是他要的不仅仅是吃掉眼前的敌人,他必须赶在柯尼斯堡和但泽两处的敌人援兵抵达战场之前结束战斗,否则战役企图就会落空。所以进行初步的侦察之后,他立刻就开始了进攻。
零点,随着三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毕苏斯基的进攻开始了,波兰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快速突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了犹太人的第一道防线。
这多少让毕苏斯基有点始料未及,因为之前犹太人的口气可是相当的强硬,吼的是:坚决歼灭来犯之敌,誓死保卫东普鲁士,决不后退一步,绝不丢掉一寸土地之类的话。反正那意思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当时,毕苏斯基虽然不在意这些口号,但也以为犹太人会顽强的抵抗一阵,至少要表现出一点儿血性的东西。可是现在仅仅一次试探性的佯攻就撕破了防线,这是闹哪样?
没错,正面攻打奥尔什丁就是佯攻,毕苏斯基准备将敌人牢牢地圈在城里,然后整个吞掉。在喧嚣的正面攻击背后,他的主力波兰兵团正在从两翼穿插,准备一举切断奥尔什丁于柯尼斯堡和但泽的联系。那时候奥尔什丁城里的犹太叛军逃不掉,柯尼斯堡和但泽的援军也无法汇合,战场上的主动权将被他牢牢地掌握。
“阁下,继续进攻吗?”
毕苏斯基有些犹豫,不知道犹太人这是唱的哪一出,如果让国防军继续猛攻,很有可能陷入艰苦的巷战。万一犹太人就是打的诱敌深入的鬼主意,就是打算通过血腥的巷战来消磨他的部队,然后等待援军反扑,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想了想,毕苏斯基还是决定保持冷静:“让国防军暂停进攻,等待两翼的消息。”
那两翼穿插的波兰兵团战况如何呢?应该说,不尽如人意。奥尔什丁周边的环境是森林密布湖泊众多,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守军完全可以用有利的地形迟滞和牵制进攻部队,一时间两翼的战况十分纠结。
是的,正是纠结,而不是残酷或者激烈。在湖泊水泽边、在森林里发生的战斗有别于波兰兵团之前打过的任何一仗,一种完全不同的战斗方式让他们应接不暇。
呯!
一声枪响后,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