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李晓峰是计划让专家学者们全家都住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老实一点儿,又能让他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不过他名单上的专家学着可不在少数,要想让这些人都全家团聚,而且还要给他们留出实验室的空间,那必然需要一个极大的场所。
李晓峰在彼得格勒周边找来找去,最后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加特契纳。以前曾经提到过,加特契纳是沙皇行宫的所在地,也就是所谓的皇村。这座小城里,既有沙皇的行宫,又有高官显贵的别墅,环境十分优雅,在这里开展学术活动,实在是太适合了。
而且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管是沙皇的行宫还是贵族们的别墅都变成了无主之地。一切都被收归了国有,可以说只要李晓峰朝导师大人张张嘴,这些别墅和宫殿都是他囊中之物。
实际上也确实不费劲,李晓峰只是把原因跟导师大人一说,他老人家一听是做这种用处,大笔一挥就给批准了。李晓峰需要的就是接收这些建筑而已。
说到这,就不得不扯一个题外的话题。那就是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福利分房政策,对于后世和谐国的房奴,以及像李晓峰这样连当房奴都没资格的**丝来说,这项政策简直就是空前的大好。
为了解决老革命们住房困难的问题,为了让老革命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布尔什维克管理后勤方面的同志真的是慷慨大方。彼得格勒的高级酒店、酒楼以及贵族们的官邸别墅全部被没收征用。
比如历史上,导师大人就从斯 大林老丈人家里搬出来了,在彼得格勒最高级的酒店里获得了一个套间。托洛茨基、斯 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等也都有同等档次的安排。倒是捷尔任斯基清苦惯了,住宅、酒店和别墅一律的不感兴趣,睡办公室的沙发他就很满足了。
不管是这些第一档次的老革命,中 央委员以及其他头头脑脑,只要是没有住房的,都有统一的安排。当然,这项分房政策也不是只有布尔什维克的老革命所独享。没有住房的基层群众也能享受,只不过他们分配到的住房没有老革命们那么好而已。
不光会分房,涉及生活方面的其他问题,也有统一的解决方案。比如迁都莫斯科之后,列宁一家就搬进了克林姆林宫,拥有两室两厅的住房,其中一间就是留给保姆的。
可以说,老革命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国家都给包了,混得越好待遇就越高。而这一切福利措施在今后将极大的变质,变成了特权阶 级的享受。
比如苏联时期最著名的笑话,勃涅日涅夫上台之后,决定孝敬孝敬老母亲,于是将老人家接到莫斯科一起生活。当他从农村来的老母亲见到老勃金碧辉煌的大小别墅之后,万分惶恐的问道:“孩子,你住这么好的房子,让共 产党知道了该怎么办?”
反正当时布哈林对此是有很大的意见,甚至认为所有的党员月收入都不能超过500卢布。
李晓峰现在也是特权阶 级,而且还是特权阶 级中待遇比较高的那一批,比他待遇更好的恐怕也只有导师大人、斯维尔德洛夫等寥寥几人。谁说布尔什维克就不懂见风使舵,就不懂跟红顶白?看看比李晓峰资格更老,但是没他受宠的奥尔忠尼启则,分配的住房就是比较差的了,弄得一家人要跟斯 大林挤在一起。
好在斯 大林也不在乎这一套两套房子,如今的他是光棍一个,大儿子还留在老家让老母亲照顾。每天去阿里卢耶夫家(第二任妻子家)调戏调戏十七八的小萝莉阿利卢耶娃,是不亦乐乎。照顾一下老朋友,还显得他厚道。
算算时间,斯 大林也该要迎娶阿利卢耶娃了,对这位命运多舛的未来第一夫人,李晓峰没有多少同情的意思。享受到了斯 大林权力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