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基。虽然之前老托及时的转变的态度,避免了一场大危机。但是,那是毕竟被迫的,从本质上说老托还是更想不战不和的。
所以一旦列宁对布哈林集团采取激烈的措施,很难保证托洛茨基不会再次改变态度。你得看到布哈林集团的势力,有很大一部分跟托洛茨基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果列宁对这批人不管不顾的一刀切,将他们清除出党,那托洛茨基绝对接受不了,因为这极大的削弱了他的势力。
列宁必须照顾托洛茨基的情绪,老托虽然可以对德国人妥协,但是他绝不会接受自己沦为党内的二流势力。到时候,他突然翻脸了,那布尔什维克就真正的分裂了。
所以,从大局出发,列宁只能选择忍耐,而且前面他已经在莫斯科占了便宜,打乱了布哈林的节奏,不客气的说,布哈林所希望的连锁反应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当然要见好就收,继续施压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在当前,列宁觉得有更重要的工作,虽然对德谈判工作的告一段落,必须要积极的开始准备迎接可能即将爆发的内战和帝国主 义集团的干涉了。
“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备战工作中去,”列宁异常严肃的说道,“有情报显示,我们的敌人,资产阶 级的反 革命份子已经同协约国集团勾结起来了,他们正在积极的准备扼杀革命!”
说到这里,列宁重重的一挥胳膊:“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军事准备工作,当务之急就是成立一支真正听党指挥的军队!”
列宁的建议获得了政 治局的一直赞同,哪怕是不完全同意对德妥协的捷尔任斯基和远在布列斯特处理谈判的最后细节问题的托洛茨基,都高度赞扬了列宁的远见。
2月1日(历史上是2月22日),人民委员会公布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紧急法令。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人 民委员会临时执 行委员会,另外还成立了以斯维尔德洛夫为首的革命防务委员会,以动员力量保卫革命。
2月3日这一天是劳动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日子。彼得格勒数万名工人参加修筑工事,莫斯科和其它城市的劳动人民也都以彼得格勒人为榜样行动起来。为了纪念这些历史性事件,2月3日被定为苏军建军节(历史上是2月23日),每年都举行庆祝。
红军的成立当然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事,对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来说,肯定是利好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红军的成立也立刻引起了协约国集团的注意,对他们来说,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布尔什维克巩固自己的政权,更不可能坐视红军的壮大,必然会很快的采取行动了。
2月中旬,就在俄德在布列斯特即将达成一致,准备签订和平条约的时候,在伦敦,召开了协约国集团总理和外长联席会议,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建议:“我们不能坐视俄国退出战争,更不能坐视共 产主 义在这个国家肆意的蔓延,盟国应当采取统一的措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帮助俄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认为,是时候在俄国开展军事行动了!”
贝尔福所主张的军事行动,其实在稍早些时候,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干涉俄国革命的特别会议上就达成了共识,这些行动应该是三管齐下:
首先,由协约国集团联合起来直接出兵,在俄国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切断俄国对外贸易的窗口,从经济上困死苏维埃政权;
其次,大力的资助俄国内部的反布尔什维克势力,煽动他们发动武装叛乱,最好是能够成立听命于盟国的傀儡政权,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割裂和肢解俄国。
最后,利用好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煽动该军团充当反苏的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