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回厢房了,走吧,你带路吧。”姥姥说,于是悟善走在前面,带着我们往寺庙的身后走去。寺庙的院落成一个整体,但是在整个院落的身后,有一处非常小的院落,那里只有一个简陋的瓦房,我之前都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一处存在,因为这个地方太不起眼了。没想到姥姥似乎竟然对这个地方很熟悉。
“他还是住在这里?”姥姥问。
“对,师傅一直都坚持住在这里不愿意搬到院子里去。”悟善说。
“这个地方被修了又修,改了又改,就只有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变过,和我最初来的时候一模一样,小和尚,你们寺里管这个叫什么?”姥姥问。
“我们……就是……师傅的厢房。”悟善也不明白姥姥为什么会这样问。
“呵呵,你们真是一群古板的和尚,这一点就比不上你师傅了,你师傅年轻的时候,多少还算得上是一个有点趣味的和尚,那个时候我们管这个地方叫草庐。”姥姥解释说。
我们走到草庐的门前,只见草庐的门是紧锁的,这个时候住持师傅的声音从屋子里面传来。
“看来走进来不少的客人,草庐微小,恐怕容不下那么多的客人,悟善,带客人们到前厅喝茶吧,我就只想和隗家的两任当家聊一聊。”
看来住持只欢迎我和姥姥,所以没有办法,大家只好跟着悟善去了前厅,目送大家走远,我和姥姥才推开门走进了草庐。
草庐真的是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简陋,进去之后就只看见了一个床榻位于屋子的左侧,然后是一个香案,在一进门正对着的地方。大师正在打坐,背靠着门,也不看我们。
“两位,你们来了。”大师说。
“这么久了,你这里还是这个样子。”姥姥说。
“施主用过的东西,贫僧都不曾更改。”大师说,等一下,怎么回事儿,不是我听错了吧,大师说姥姥用过的东西,难道说这里曾经就是姥姥被救之后休息的地方,看来这中间还有故事。
“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不拆除,这破旧的草庐,跟整个寺庙简直是格格不入。”姥姥说。
“不过是一个草庐,多亦不多,少亦不少,出家之人,可以不忘情,不能忘义,施主给予我的恩义,我磨齿难忘。”大师说。
“都是陈年往事了,你为何不转过身来?”姥姥质问,大师慢慢的转过身,刚才被那老和尚打过耳光的地方还有一片的红肿。“是那个老家伙干的?他们还是没有死心么?”姥姥说,“当年要不是你的那个什么师祖心软,哪会有现在这样的境遇。”姥姥抱怨道。
“怎么姥姥,你知道当年大师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儿么?”我问。
“那是自然,因为当时那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刚好有手下的人在这附近,所以向我详细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姥姥说,接下来,姥姥把之前在这座灵山寺里发生的情况个我详细的叙述了一遍。在这里也不啰嗦,我就简单一说。
大意上就是说,先前,上一任的住持原本应该由大师的师叔出任,但是因为出了那件出走修仙偷窃袈裟的事件之后,这个住持的位置被大师的师傅得到。那老和尚是个有野心的人,虽然是出家人,但是这人没有什么慈悲的心肠,他更加的崇拜修罗道,什么都崇尚严酷的法度,在这一点上,大师和他的师祖都是慈悲之人。考虑到大师的师傅是个修罗道徒,没有心怀天下的悲悯之心,在大师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他的师祖在有生之年,亲自免除了老和尚的住持职务,传位给了我们眼前的大师。老和尚被逐出了寺外,自立门户去了。
“就只是罢免了他的职务逐了出去?我刚才看见那个老和尚的样子可是凶神恶煞的,丝毫没有怜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