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容积极组织军民抗战。
1858年(咸丰八年)5月,一个对九江地形很熟悉名叫洪炳奎的内奸,向清军献计:
九江四面多石坚不可破,但东门一带如腹胁,可通地道。
于是李续宾命令部队加紧攻城,一方面由他亲自督工,从东南方向秘密开挖五条地道。其中三条遇上了地下河水,有两条地道则成攻地挖到了九江城下。
湘军爆破成功,轰坍东南门十余丈。
太平军背靠城墙,集中火器抵御,杀退登城的清兵七百余人,依然坚守九江城。
清军水陆十六营倾巢出动,攻打四门。
埋在地道中的火药再次爆响,砖石横飞,“轰城百余丈”,九江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杀红了眼的清军一拥而入。
林启容率太平军坚持巷战。
一霎时九江城内火焰四起,杀声震天。
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的血战,林启容部一万七千余将士全部殉难。
湘军派人寻找到林启容尸首,枭首示众,并剖开他肚子、将尸体切割成一寸见方的小肉块;对支持太平军的九江百姓悉数杀掉。
《平定粤寇纪略》载:
“久在戎行者言,得城杀戳之重,无逾是役。”
风雨飘摇
1858年,天京上空阴云笼罩。
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复建,威胁天京。
韦俊放弃武汉,湖北尽失;东线湘军又攻占湖口、九江,林启容部全军殉难,江西动摇!
天国内部“朝中无将,国中无人”,军心涣散。
洪秀全不得已恢复五军主将制,提拔了一批年轻将领:
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兼正掌率。
——蒙得恩又名蒙得天,因谄媚和全心全意地支持选美,深得天王宠信。
7月上旬,年轻的后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在安徽枞阳镇召开军事会议。
李秀成分析形势,认为浦口之江北大营切断交通,对天京造成极大压力,决定联合作战、端掉江北大营。
会后陈玉成、李世贤、吴如孝部二万太平军由潜山、舒城向庐州推进。
击败清将麟瑞、萧开甲部。
进占庐州。
李秀成率军由滁州,来安向浦口运动,部将有陈坤书、吴定彩、苏招生、谭绍光、陆顺德,兵力不足五千人。
陈玉成攻占庐州后,即率主力直趋滁州,9月,抵乌衣镇一带与李秀成部会师。
集中了几万军队。
陈玉成进军浦口,与江北大营对峙。
钦差大臣德兴阿由浦口派兵攻取乌衣,太平军奋起迎战,大败清军,歼其三千人。又乘胜向小店发动进攻,打败了江南大营来增援的总兵冯子材。
26日,陈玉成、李秀成督军冲破清营,直下浦口,会攻德兴阿大营,九洑洲太平军也渡水赶来助战,毙敌一万多人,烧毁清军的全部营垒。再次踏平江北大营。
德兴阿率残部逃往扬州。
陈玉成部将吴定规留守庐州,朝廷遣将军都兴阿、李续宾率军支援安徽。
李续宾步伐迈得很快,一路小跑,连陷潜山、桐城、舒城,于11月3日率兵六千进抵三河镇。
三河镇地处水陆要冲,为庐州南面屏障。
吴定规向陈玉成告急。
陈玉成、李秀成率兵星夜兼程,赶至三河镇,在金牛镇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