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迅速吹响了号角,向后发令。
号角响过片刻之后,所有的马车停了下来,那些身穿皂衣的汉子,迅速行动起来。有从马身卸下车辕的,有从车上搬东西的,有打桩的,有挖土的。总之,虽然一片繁忙,却丝毫不见紊乱。
与此同时,潞州团练骑兵一队二百余骑风驰电掣般向前呼啸而去。
……
李思经望着眼前的二十余人,脸色铁青,亲兵卫队上百人,竟生生被对方阻在这里,动弹不了半分,这要传将出去,岂不太丢人了。
李思经的亲兵是从三万大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佼者,个个身手不凡。可是,对方这些人的箭术太好了,射出的箭竟然没有一支落空。他们只射马不射人,短短一盏茶工夫,已有二十多匹马被射倒在地。
按理说,李思经这边人多,应该是不会吃亏的。可他们用的是角弓,而对方则用的是大唐军队最好的格弓,射程要比自己这边远了二三十步。
兵士的箭术不如人,弓箭的射程不如人,注定只有干瞪眼的份。好在对方意图只在于阻敌,而未伤人。否则,李思经手下这些人恐怕早已尸横遍地了。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李思经的亲兵卫队队长问道。
李思经咬咬牙道:“全队左右迂回发起冲锋,务必将他们拿下。”
李思经这是准备用人数上的优势,用骑兵一举压跨这些斥候兵。
“是!”卫队长应了一声。
“等等!”李思经又补充道:“尽量捉活的,别伤人!”
面子上虽然过不去,但李思经不想因此事与定国公张宝儿把关系闹僵。李思经虽然没有与张宝儿打过交道,但他也听说过,这定国公可不是省油的灯。再说了,单凭着薛讷对此行的重视,他也感觉到了张宝儿的不一般。
亲兵卫队长还没来及执行李思经的命令,便大喊道:“将军,您快看!”
李思经也已经发现了异样,只见不远处,一队骑兵朝着他们飞奔而来。
转眼间,骑兵便到了眼前。
为首一人朝着斥候喊道:“奉团练使之命,斥候队速速回营,此处战场由骑兵一队接管。”
斥候中一人应声道:“斥候队接令。”
说罢,二十几名斥候拨马便走,只剩下刚来的那队骑兵。
李思经朝着为首的那人抱拳道:“右卫将军李思经,奉大都督之命前来迎接潞州团练!”
为首那人却并未还礼,只是冷冷问道:“可有大都督将令?”
“这……”李思经是与薛讷同来的,如何会有将令。
“可有大都督的将令?”为首那人又追问道。
“没有!”李思经只好老老实实道。
“全部拿下,要活的!”那人恶狠狠地对同来的骑兵下达了命令。
……
薛讷一行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李思经迎接张宝儿归来。
王海宾轻声向薛讷问道:“大都督,有些不对劲,李将军都去了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回来?”
安波柱在一旁提醒道:“薛帅,我记得您曾经给我提起过,定国公治军比您还要严,会不会……”
薛讷听了心中不由一惊,似乎想起了什么,大喝一声道:“不好,快走,再晚就要出事了!”
话音刚落,薛讷便策马向前狂奔起来。
安波柱、李楷洛、崔宣道与王海宾四人也带着各自的亲兵,赶忙拍马跟了上去。
薛讷等人飞驰了十余里,远远看到前面有一队骑兵正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