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混唐 > 第231章 举荐人才

第231章 举荐人才(4 / 6)

张九龄一看,上面写着两句话,十四个字:欲借君种续香火,夜静更深莫迟误。

见此情景,张九龄觉得此处不能久留。立时拿起桌上的毛笔,在那张纸上续了两句,也是十四个字:伦理道德莫忘记,九龄良心不可辱!扔了笔,收拾了书袋,开了门,连夜走了。

……

张九龄把这段事情讲完,李显全明白了,他大笑道:“好一个‘九龄良心不可辱’!”

说到这里,李显拿起朱笔,写了“品德高尚”四个红字,着内侍递于张九龄:“朕将这四个字赐于你!”

李显又对礼部尚书道:“今日朕钦点张九龄为状元,重新在礼部南墙张榜。”

就在众位大臣以为张宝儿的表演至此结束的时候,张宝儿又出声了:“陛下,这次科考的举人,虽然有许多人没有考中进士,但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才,今日我想为陛下推荐几位!”

听了张宝儿这话,群臣有些无语了,张宝儿这一会就任命了一个大理寺少卿,一个谏议大夫,将新科前三甲全部否决了,让中宗重新钦定了新的状元,现在又要推举未考中的举人,今日并非上朝之日,可张宝儿却比在朝堂之上效率更高。

宗楚客再也忍不住了,张宝儿这种做法,简直是对他这个当朝宰相的挑衅,他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

张宝儿笑眯眯地问道:“宗阁老,不知有何不可?”

宗楚客义正辞严道:“这科考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考上就是考上了,没考上就是没考上,若都如你这般肆意妄为,岂不乱了章法,如何向天下学子交待?”

听了宗楚客的这一番话,许多大臣都点头称是。

张宝儿不急也不恼,他突然问道:“宗阁老,我想请教一下,大唐设立科举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为了从民间提拔人才,选取社会精英,以整顿吏制,维护我大唐长治久安。”

“那宗阁老的意思是,这未考中进士的举人都不是人才了?”

天下读书人能考中进士的毕竟是少数,宗楚客无论如何也不敢说没考中进士的都不是人才,这岂不是将天下的读书人都得罪光了。

他连忙解释道:“我并未如此说。”

“那就是说这些举人中还是有人才的,既是如此,那我为陛下推荐人才又有何错?”

“但你这样会乱了纲常!”宗楚客不依不饶道。

张宝儿不再理会宗楚客,而是转向李显:“陛下,太宗皇帝当年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得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由此可见,太宗皇帝的本意是让天下的人才都归大唐所用,而科举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再说了,微臣推荐的是不是人才,众位大臣都在场,可以当场一试,若是徒有虚名不用也就罢了,若真是人才,陛下为何要放弃他们呢?”

张宝儿为了今天之事,可是下了大工夫,他今日在朝堂之上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提前从魏闲云那里学来的,他甚至都背的滚瓜烂熟了。果然,张宝儿这话一出口,不仅让李显与众位大臣频频点头,就是宗楚客也无法反驳。

李显应允道:“那好,张爱卿,朕和众爱卿就当场见证一下你推荐的这几名举人!”

“多谢陛下,他们早已在殿外等候了!”

不一会,杨乘亿、常敬忠、文俊三人鱼贯而入。

他们三人是今早才知道张宝儿的真实身份的,张宝儿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后,三人感激涕零,他们知道这对他们将意味着什么。

三人拜见过李显后,张宝儿首先指着文俊对李显道:

最新小说: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早安大明 谍战:红色掌柜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将北伐进行到底 女穿之大理皇朝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帝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