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混唐 > 第228章 摸柳

第228章 摸柳(2 / 4)

年轻人笑道。

白衣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张宝儿,他和崔湜出来散心,顺便看看住在这里的举子。他怕这些人知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会拘谨,所以随口便编了个瞎话。

“这年头举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什么可看的?”听了张宝儿的话,刘辰有些不悦道。

张九龄对刘辰摇头道:“刘兄,天祥客栈的掌柜对我等照顾有加,也算有恩于我们,这位公子是掌柜的亲戚,你怎么能如此怠慢呢?”

听了张九龄这一番话,崔湜与张宝儿忍不住对视了一眼,两人微微点头。

“九龄说的没错,我们是该感谢掌柜的,来,公子,请坐!”文俊的丑脸上洋溢着笑容。

张宝儿和崔湜也不客气,和他们围坐在一起。

“还未请教公子贵姓呢?”

“哦,我姓张,他姓崔!”

“哦是张公子崔公子,来,一块吃点吧!”文俊热情地邀请道。

“不了,我吃过了,你们吃,我想和你们聊会!”

五人又开始吃了起来。

“这位大哥,你刚才说的继续救火是个什么意思?”张宝儿向刘辰问道。

刘辰还未来得及答话,常敬忠抢先说道:“张公子,你有所不知!文兄才思艳丽,工于小赋,从不用打草稿,一挥而就,做起文章来就把手在袖子里笼一笼,然后一咏一吟就成了,八韵为一赋,每次考试,押官韵作赋时,文兄不急不躁,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次叉手即可完成八韵,人又送外号‘文八叉’。文兄很喜欢助人,在考场每次都能帮助自己左右的考生,据说上次科考主考官专门严防于他,但他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

张宝儿听罢,惊异地望着文俊。

文俊叹了口气道:“若不是这帮狗官以貌取人,我何至如此呀!”

张宝儿拍着文俊的肩头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相信我,文大哥,你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这么些年来,第一次有人对自己说如此激励的话,文俊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他朝张宝儿点点头道:“多谢张公子。”

崔湜在一旁问道:“你们五位考的是明经还是进士?”

刘辰嘴一撇,不屑道:“我们怎么会去考明经呢,当然考得是进士!”

张宝儿小声问道:“崔大哥,这明经与进士有何区别吗?”

听了崔湜的解释,张宝儿这才明白。原来,大唐的科举考试有很多门类,主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门。明经主要考的是贴经,就是把经典著作某一段的一部分文字用纸贴住,让考生回答原文的内容,考的是死记硬背。为了增加难度,主考官开始选择一些偏僻生冷的章句做为试题。但那些聪慧的人,往往不会去考明经,在他们看来明经太不入流,不足以显示安邦治国的才能。相对于明经而言,进士考试就难的多。进士考试要考三场,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考贴经,第三场考策文。明经与进士这两种考试的难易对比,举人们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三十岁的人考中明经就已经是高龄考生了,而五十岁能考中进士还算是年青的。

张宝儿这才明白自己原来只知道个大概,这科考中还有这么多道道。

“既然进士这么难考,那你一定吃不了少苦吧!”张宝儿向杨乘亿问道。

杨乘亿叹了口气道:“我这是第七次参加进士考试了,上次科考后的一场大病,几乎要了我的命,我在长安好不容易养好了病,这已经大半年过去了,索性索性就住在了长安继续苦读,等待这一次的科考。离家三年了,也不知家中如何了。”

张宝儿有些同情这些举人

最新小说: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帝秦设计师 早安大明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 将北伐进行到底 战国生存指南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谍战:红色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