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混唐 > 第220章 蓝田县令

第220章 蓝田县令(3 / 5)

这些问题,就像一团团乱麻,时刻缠绕在宋璟心头,让他思绪纷繁,茶饭不思。

此时,宋璟想起了那名白衣公子,命衙役将二人带上大堂。

“你们还不说明身份,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宋璟沉声喝道。

白衣公子叹了口气道:“县令大人若真想知道也不是不可,我只能悄悄告诉你!”

宋璟虽然诧异,但也没有反对。

白衣公子走到宋璟跟前,附耳轻吐了几个字。宋璟听罢,脸上忽然变了颜色……

……

蓝田县衙的内宅,宋璟向白衣公子施礼道:“不知张大人驾临,多有得罪,万望见谅。”

张宝儿笑道:“宋县令做的并没有错,只不过在下有要务在身,不能公开身份,这才引起了误会。”

“张大人的所作所为,下官多有耳闻,钦佩的很呀!”宋璟由衷道。

张宝儿岔开话题道:“宋县令在这蓝田王县几年了?”

“还不到一年!”

“以前在哪里?”

“在鄞县做县令!”

“鄞县?鄞县是中县,蓝田县可是大县!宋县令是如何从鄞县到蓝田县的?”

宋璟苦笑道:“我这也是因祸得福!”

张宝儿似乎对宋璟很感兴趣:“宋县令能不能说来听听?”

“若张大人愿意听,有何不可?前年的时候……”

……

前年,杭州一带阴雨绵绵,到了八九月份收割庄稼的季节,田地里颗粒无收。米价一天一个价,到了十月,米价已从原来的每石四百文猛涨到每石一千五百文了。为了阻止米价节节上涨,朝廷连连下发官文,要求每石米的价格控制在五百文左右,违者就地斩首示众。

杭州刺史王向高为了落实朝廷政策,限制杭州下属各县市面上的米粮涨价,特派几名心腹到各县巡查。

心腹们先后回来禀报说:“大人,惨不忍睹啊,街头到处都是饿死的灾民,请您快想办法啊,快向朝廷求援吧……”

自从规定大米不准涨价后,杭州的米商都不愿意把米拿出来卖,导致市面上无米可供,饥民纷纷外迁,杭州街头到处是饿殍。王向高已向朝廷求援三次,可朝廷来信说陕甘一带连年大旱,朝廷国库空虚,无力顾及江南一带的灾情,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王向高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时他派往鄞县的心腹也回来了。

这个心腹一回来就跪倒在地,大呼道:“大人,鄞县出大事了。”

在王向高的催促下,这名心腹从腰间掏出一张盖着鄞县印鉴的告示,说鄞县县令宋璟违抗圣旨,不但置朝廷每石米五百文之规定于不顾,而且还公开发布告示允许大米涨价,鄞县的大米每石已涨到三千文了。

作为县令,宋璟不仅不抑制米价上涨,而且还推波助澜,致使米价涨了六倍,这是杀头之罪啊。王向高看完告示后,惊讶不已。他心想,这宋璟肚子里有些墨水,在江南有些名望,竟敢无视朝廷圣命,得找他算账去。

第二天一大早,王向高就带着师爷和一帮心腹,兴师动众地来到鄞县。宋璟早已领着手下在城门口等候他了。

王向高一见到宋璟,就怒骂道:“宋璟,你可知罪?大灾之年,违抗圣命,不积极抑制米价,我要亲自送你面君。”

说罢便招手示意手下将宋璟绑了。

这时,只见宋璟的师爷来到他身边,在其耳边悄悄耳语,一旁的王向高见状,朝那师爷大喊道:“你家大人已经快成朝廷的死囚了,有什么事不敢大声说出来让我听?”

最新小说: 战国生存指南 将北伐进行到底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谍战:红色掌柜 帝秦设计师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