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妹!”
江小桐当时的话语,似乎又一次在李持盈耳边想起,她面颊潮红,心情澎湃,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奴奴在一旁听了,心中却是一黯,她强展笑颜对李持盈道:“你傻了不成,还不赶紧谢谢桐姐姐?”
李持盈浑身都散发着光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就好像一个孩童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她朝着江小桐深施一礼:“盈盈谢过桐姐姐!”
李奴奴端起一碗酒,对张宝儿道:“我本不善饮酒,今日为你送行,便破例饮一碗!”
说罢,李奴奴将酒一碗喝尽。
放下酒碗,李奴奴触景生情,忍不住吟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李奴奴的声音像百雀羚鸟般婉转清脆,却隐隐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哀怨在其中。
吟罢,李奴奴似痴了一般,禁不住泪流满面。
这首诗,是东汉时期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此时此景,由李奴奴吟出,却别有一番滋味。
江小桐若有所思,满含深意的看着李奴奴。
李持盈也很是诧异,她不知平日里内敛持重的李奴奴,此时为何是如此光景。
张宝儿虽然听不懂李奴奴吟的是什么,但他却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真挚情谊。
张宝儿端起碗来,对李奴奴道:“奴奴保重!”
说罢一饮而尽。
李奴奴回过神来,见江小桐与李持盈用怪异地眼神看着自己,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她慌乱地抺了抺眼泪,笑着掩饰道:“本来是高高兴兴为张公子送行,却都让我给搅黄了,扫大家的兴了!”
“奴奴姐……”
李持盈刚要说什么,却被李奴奴打断了:“盈盈,你不是还有一封信要给张公子吗?可别忘了!”
“哦,对了,你看我这记性!”李持盈赶忙取出一封信递于张宝儿:“这是我从父王那里求来的,你拿这封信去潞州找我三哥,或许他可以帮到你!”
“潞州?”张宝儿有些迟疑。
说实话,离开长安,究竟要去哪里,张宝儿心中也是一片茫然。天下那么大,何处不能安身,他并没有想过要去潞州。
不管怎么说,李持盈也是一片好意,张宝儿自然不能当场拒绝,他接过那封信,朝着李持盈一抱拳道:“多谢盈盈!”
李持盈还要说什么,却见一人走进了亭子。
“两位郡主也在,真是太巧了!”说话的赫然是李显的贴身内侍杨思勖:“奴才见过金城郡主、玉真郡主!”
“杨公公,你怎么会来这里?”李持盈一脸惊讶地问道。
杨思勖也不隐瞒:“陛下有几句话,让我带给张公子!”
李持盈还要说什么,李奴奴却拉着她道:“盈盈,杨公公肯定是有紧要的事,我们先走吧!”
对李奴奴的识大体和有眼色,杨思勖很是赞赏,他朝着二人一躬道:“奴才恭送二位郡主!”
江小桐也起身对杨思勖道:“公公请便,民女先告退了!”
杨思勖朝着江小桐点点头。
亭中只剩下了杨思勖与张宝儿二人。
“杨公公,请坐!”
“不了,几句话便走!”杨思勖摆手道。
张宝儿也不勉强,起身恭敬地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