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明说,但这话里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看好如今的股市;而且指出了在目前泡沫严重的情况下,拥有多少Yahoo股票,并不影响他对公司的影响力,这不得不让杨至远往深处想。
美国是个商业社会,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不管好莱坞电影如何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观,都无法遮掩其后面金钱的味道,这一点不要李家明往明白处说,在美国长大的杨至远也非常清楚。
如果没有了财富,且不说久远了的杰弗逊.杰斐逊、詹姆斯.门罗总统穷困至死,哪怕是二十年前的杜鲁门总统卸任后也照样拮据度日。如果不是国会在舆论的压力下,通过了优待前总统以保持国家体面的法令,杜鲁门总统很可能会穷困地离开人世。
总统尚且如此,平常人就可更可想而知。沉默着思考良久,选修过经济学的杨至远,终于半信半疑地接受了李家明的判断,毕竟高盛确实上市了而且它不缺资金。
“阿明,你有什么好建议?”
“至远兄,人生的意义在于突破自己。你已经是Yahoo之父,在互联网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再呆在美国,就困于Yahoo了。何不去国内走走,去发掘出第二个Sohu甚至是微软、IBM,在它们的发展历史上也留下你的印记?”
说完,李家明也不再劝了。实际的利弊、高大上的台阶都有了,如果这位老兄还不想激流勇退,也就活该他上百亿美元迅速缩水,直至只够他过着富足的生活;活该他被无数人叹息,甚至是调侃。这个世界是现实的,英雄就是以成败论,悲情英雄除了戏剧里有,现实生活中没人会同情的。
“让我再想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家明算是明白了,为什么Yahoo明明抓了把天牌,却只花十余年时间就能把它自己搞死,根本原因就是这位精神领袖太优柔寡断、性格太面。
无所谓,以这位老兄的性格,起码也会套现一部分股票,不至于全军覆没,自己也算是尽了朋友之义。有了这份情谊,在未来他会尽可能地还自己这份情谊,对彼此双方都是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