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朱和平他们不?就是那四个破产厂子的厂长。”
“认得,以前跟着传健表叔去打过点小交道。朱和平蛮好的人,以前是柳局长在茶山的邻舍,好象是检察院黄检察长的小舅子。”
“嗯,我后面箱子里有四万块钱,你去帮我送一下,一人一万。”
“家明?哦。”
毛伢迟疑了一下,扭身打开杂物箱,将那报纸包的四万块塞进怀里。
“还有件事,我托我耶耶又订购了十台横截锯、纵剖锯,我想在游沅再开个小厂子,专门给细木工板厂送木条。你回去寻树鹏阿公商量一下,要是他们愿意,厂子就归村上来管,再把游沅小学腾出来当厂房。不过,厂长归我派、财务也不归村上管,扣完设备款后赚的钱我也不要。以后游沅、银子滩的五保户过了世,那些钱就用在他们的白喜事上。人死为大,老人家在世时没子孙孝敬,身后事莫搞得太冷清了。”
这主意毛伢打过,还专门寻李家明父亲问过,听到一年辛苦、麻烦下来,也不过是赚两三万块钱,他就立即打了退堂鼓。如今李家明想干这事,毛伢想不通了,老大可不缺这两三万块钱,何况还是替村上埋那些孤老鬼。
“你晓得个屁!一帮后生在屋里作田、砍树,赚得了几个钱?要是他们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块活钱,一家人的生活就好过了!”
“家明,你也太那个了,那些都是孤老鬼。”
“毛伢,人在世上,不单是自己赚钱,也要照顾乡里乡亲的。孤老鬼?嘴巴干净些,当心以后菩萨让你嘴上生疮!”
“哦”
见这混小子不以为然,李家明也不再跟他扯淡,将他送回街上就让他滚蛋,自己去了寻母舅。
粮油系统改制后,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母舅的粮油生意很好。除了包下父亲厂子里的粮油、还包下了吴先生厂里的、几个工程队的,不靠做市民的零散生意,一个月都能销出去几万斤粮食、几千斤油,店里请了两三个人送货,还每日忙不过来。
“母舅”
“明伢?吴伯,你等一会,我跟我外甥讲几句就帮你送。”
正骑着三轮摩托车忙着送货的母舅见外甥来了,连忙跟个老人家告了个罪,冲他招手。母舅还真是做生意的料,连送货上/门都搞出来了,难怪别的店子争不赢他,更莫讲有厂子、建筑店从他这买米买油。
“什么事?”
还是开分厂的事,现在银子滩的分厂肯定要扩建,李家明想把在扩建后赚的钱,投到父亲厂里去,然后用这笔钱给村上的老人家发零用钱。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用就是个数字。莫讲父亲赚的钱,就是自己赚的都用不完,还不如让村上的老人家日子好过些。
十台横截锯、纵剖锯就是七八万块钱,再加上安装、厂房之类的,十万都打不住!
脸上还沾着米灰的游承万吓了一跳,连忙拉着外甥走偏些,压低声音道:“明伢,你发癫吧?刚刚捐七八万出来修桥,钱多了作烧是吧?”
现在的李家明,也就母舅跟大姐会骂喽,连二伯、二婶不是气急了,都不会说他句重话。可现在的李家明,会读书又懂事,二伯他们又如何舍得骂?
“母舅,我在阿婆屋里长大的,以前学礼阿公他们过端午节、中秋节,都会拿粽子、月饼给我跟妹妹吃。现在我赚得到钱了,我想给几个老人家一些活钱用,省得他们跟崽女讨。”
这伢子疯了!外甥狗吃阿公、阿婆的,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想报答人家,逢年过节去看看老人家就是,哪有这样搞的?
当年母亲过世时,连棺材都是借了金凤阿婆的,前两年屋里有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