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扩建新厂。
我老孙说句实在话啊,这样的本地老板,只要我们县里有得两三个,我们县的经济根本不用发愁。这样老板,我们就要大力扶持,不要轻易给人出难题。他们发展起来了,上交政府的财税还能少?”
四个厂的设备往一处集中,这事瞒得了谁?可书记的铁杆表明了态度,其他阵营的也不会多事,何况正副班长认准了的事,谁吃饱了撑得去得罪人?
“嗯,大家没意见了的话,举手表决吧。”
…………
两天后,双方签署协议,价值近七百万的旧机械设备,加上城边上三亩七分地的地皮、厂房,以一百万现金、二百万欠账的价格卖给了‘华居’家具厂。‘华居’家俱厂的固定资产,从二百万不到三百万,猛地突破五百万,成为本县仅次于制药厂的私有企业。
紧接着密度板厂、胶合板厂、刨花板厂也陆续进入破产程序,这些事就与李传林他们没关系了,他们开始忙着孩子们来读书、新的生产线调试、培训新的工人、……。
可有些事,忙中就会出错,何况是私营企业兼并国营厂子这种事。李传林他们这些吃农村粮的农民,对于如此管理吃国家粮的工人都没经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