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其实是法器版有限晶视,屏幕逐渐开始亮起来,发出七彩的光芒。光芒并不刺眼,摇曳了几次之后,画面静止下来。
一个三十多岁方脸男子的影像出现在了屏幕上。这个男子衣着素净,穿着布鞋,安坐在小叶紫檀大班椅上,浑身上下并没有什么装饰。但整个人却自然流露出一种霸气。显然这是一位久居高位者的上层人士。
他的面前有好些手,拿着秘银传声筒,传声筒上还印着各种标记。显然这些手的主人,就是顾闻在温泉关城墙下曾冒充过的记者了。
只听一个画外音道:“丁先生,最近半年以来,楚伟集团多次公布大规模地向西苑、竹山等城市搬迁的计划,请问楚伟集团撤离临海的消息是否属实?”
顾闻恍然,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就是临海第一高科技企业--楚伟集团的创始人丁冬夏。
只见丁冬夏伸出一只大手。他的手掌并不细腻,反而指节粗大、老茧密布,像个老师傅的手。丁冬夏摇晃着两只手指,严肃答道:
“楚伟集团撤离临海的消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在这里,我郑重说明,我丁冬夏是临海市的孩子,除非我死,否则我绝不会离开临海,楚伟集团总部也绝对不会撤离临海。”
丁冬夏是大楚国有名的传奇人物。他的父母是第一批“下海”到临海城务工的工人。当他们踏上临海城土地的第一天,就生下了丁冬夏。
丁冬夏成为了在临海城出生的第一个小孩,他户籍证明上的序列号是“临海1979030800000001”。
丁冬夏幼年生活在临海城的底层社会,十三岁就开始进入工厂工作。但是一代超级牛人,是不会因为出生而伟大,也不会因为没有地位和学识而埋没的。
十八岁那年,丁冬夏跟三个小伙伴一起,离开工厂,用五年辛辛苦苦累积下来的127枚金币,开始了自主创业,成立了楚伟四通清洁公司。
这之后的故事完全可以写上一本厚厚的传奇小说。
十五年后,丁冬夏的楚伟集团登顶大楚第一科技企业,行业总会估值2万亿金币,拥有3000多项国家级科技产品专利,集团员工达到了400万人。
可以说丁冬夏是临海城的骄傲,同时他对临海城的感情,也是极其深厚的。
丁冬夏斩钉截铁的回答,让画面外的记者们兴奋不已,甚至能听到背景里有一些“哗哗”的掌声。
这是另一个画外音问道:“据贵集团的某位高层透露,楚伟有线晶视、水晶通讯器、水幕全息影像三大核心事业部将在今年年底全部迁走。这个消息确实吗?楚伟集团只是想留个空壳总部在临海吗?”
丁冬夏面色镇定,大笑道:“不知道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的高层是那位?居然知道楚伟的事比我这个老板还要多。看来我的位置快保不住了,还是赶紧让贤,退休养老比较好。”
画外传来一些哄笑声。
丁冬夏又伸出左手,张开五个指头道:“符咒科技创新应用、有线晶视、水晶通讯器、水幕全息影像、楚伟符咒科技教育,这是楚伟集团的五大核心。”
“这五个核心里头,楚伟符咒科技教育的三大高等学府就不用说了,就在临海,赶都赶不走。”
“其余四个产业事业部的总部,市场、研发、计划、商品和营销管理这些关键部门都在临海,都不会动。”
“唯一需要动的,是科技含量低、污染严重的纯加工工厂部分。这也是响应临海城议会的倡议,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新兴科技型产业的比例。”
“我的回答大家是否满意?”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