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武状元 > 171 万事俱备

171 万事俱备(2 / 4)

朱由崧木纳着,虽然他很想要回权力。

左右两班文武中,闪出六名年轻的官员,他们具是恩科选出来的文武双科的鼎甲前三,也就是文武状元、文武榜眼、文武探花。

六人穿着崭新的朝服,年轻的脸上诚惶诚恐,齐刷刷匍匐在朝堂上。

“微臣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崧听得一愣,侧眼小声地问着一旁的韩赞周,“这就是新科进士?怎么现在就称上臣了?朕还没给他们加封官职呢”

他的声音虽好,王岚平却也听到了,“皇上,目前朝廷人才难得,各处衙门的政务也因人手不足而多有懈怠,臣为朝廷计,为皇上计,先行给他们委派了官职,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吏部也都一一同意了,皇上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朱由崧尴尬一笑,“定国公为朝廷真是鞠躬尽瘁,事事都安排得如此妥帖,朕没什么不放心的,做得好,做得好”其实他心里正恨恨不平,什么为了朝廷,这都是为了你自己的权力稳固吧,这里面有一个人是朕钦定的进士吗?还不全都是你王丞相一言而决。

六名新晋进士能按新考题考中进士,那没一个是泛泛之辈,实用的学问远在学术之上,对时实看得也透彻,否则他们也得不出来如此改革朝廷痹症这类考题来。

皇上被丞相架空的谣言早就在天下传得沸沸扬扬,今日在这朝堂上一看,傻子也能明白过来,这并不是谣言。

于是,六人拜完了皇帝,便起了起来,但很快,又甩袖撩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这份小心比对皇帝还真诚。

“微臣等拜见丞相”

众大臣闻听此言,多有不满,这是奉天大殿,是皇权的象征,要拜丞相,那只能在丞相官署里,这成体体统。

但王岚平的做法却更让众臣大吃一惊,只见他快步走下龙案台阶,挽下腰,亲自将六名进士一一扶起。“不必行此大礼,都是同朝为官,以后还需同心同德为国效力”

六人都明白,朝野上下丞相一言九鼎。今日众人以一举子之身荣登皇榜,没有丞相点头,这官位哪来得这么容易。

紧接着,六名新科进士与众朝臣一一见了礼,丞相府吏政司主官当堂宣布了对这六人的再一次任命。并一一加封二品衔,除此之外,还对今日没有上殿的文武进士的任命也一一宣读,不出众官意料,所有的新进士无一例外全都安排到了丞相府下属的军、吏、财政司三司之内,这回真的是人才济济,取用不尽。

按王岚平的规划,这选出来的官员,将来全都是他的得力助手,这些人除了有为官的能力之外还得听话。之后,再慢慢用他们去替换掉现在的明臣。

对于丞相的安排,皇上不反对,众朝臣也更没人敢反对,一场数百人的朝廷官员的任用很是顺风顺水。

当下,丞相府下属的军政司,财政司,吏政司里全都满编满员,观政期三个月。

随后,王岚平让刚刚在外推行新政归来的张慎言简单介绍一下他此次任务的结果。

其实这也就是走走过场。新政推行得也比较顺利,只是动了卫所军,两个月时间里,张慎言为推行新政一共斩杀了四名卫所指挥使。十七名四品武官勋臣,连同着他们的家眷不下一万人,虽然血腥了些,也等于是给所有的新政政策开了个好头,纵有千难为险,谁敢阻拦朝廷的国策。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张慎言说完,心情很是沉重,一万多人死在他手里,这到底是功还是过。

龙座上的朱由崧听得是一阵阵发虚汗,这么多世袭的勋臣都死在了王丞相的刀下,可作为一国之君却一点都不知情,他总觉得王丞相的刀已经架到了自己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