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好快呀。
当下,马士英与阮大诚仓促议定,一,当即修书,调已经谈好条件的八名将领火速带兵进京,目名就是‘清君侧’,二,串联朝中所有在职大臣公卿,只要王岚平一回朝,就联名上书,弹劾他私自改编大明军制,擅自处死李志,刘泽清等重将,双管其下,必能致其于死地。
南京的朝权已经被马士英与阮大诚二人完全操控,马士英听说王岚平调镇江水师去了和州前线,马上便派诚意伯刘孔昭提领长江防务,将南京江面上的所有战船一率调至运河口,切断已经被王岚平抢走的江北淮安军南下的水路要道,以免他们相互勾结,并派人去往扬州,严密监视史可法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马士英马上派心腹将领接管南京炮台,封锁南京江面,以防郑鸿逵的镇江水师回援王岚平。
事急之下,马士英与阮大诚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这样还弄不死王岚平,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二人出了阮府,街面上已经闹哄哄了,说是状元军的先头部队三千骑兵已经进了南京城,大军紧随其后,说话就到。
南京守备副将马明统领的五千守军面对气势汹汹的状元军入城,连问都没敢问,直接放行,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南京的街面上,穿过层层人流,在百姓的顶礼膜拜下,大大方方地行至宫城外。
宫内的弘光帝一听三万大军兵临宫城外,早就吓得面无土色,立神无主躲在双燕妃的住处,打死也不出来。
马士英索性连后\宫的禁忌都顾不上了,招呼军卒连拉带扯地将这位体如筛康的朱由崧从床低下给请了出来,按在了奉天殿的龙椅上,皇帝虽然无用,但其地位无可替代,要将王岚平致于死地,还得这位皇帝出面。
大殿上已经聚集了五十多名大小官员,这里面清一色全是马士英的人,因为反对他的差不多全被马士英借口‘假太子案’一网打尽了,不是处死就是下了大狱,最轻的也是革职,满朝文武现在只有一个目的,弹劾王岚平玩弄兵权。
满殿之内,鸦雀无声,天气也异常炎热,众人满头大汗,也不知是吓得还是急得,那龙椅上的朱由崧更是汗流浃背,如坐针毡,不管是马士英还是王岚平,他都恐惧不已,他现在都后悔死了,原本指望王岚平接管南京城防,替自己做好看家护院的差事,好让自己能在南京城里做个安安稳稳地皇帝,却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超乎自己的想像,真是搬起石头砸断了自己的脚,后悔也迟了。
朱由崧心里不停的在祈求上苍,但愿这一切快些了结,只希望不管哪一方占了上风,都别把我这皇帝给换了,我不求做个重振大明的中兴之主,最起码也得让我做个蜀后主,不求权力,只要富贵一生,至于谁是诸葛亮,我管不着。
“定南侯,南京守备提督,王岚平晋见”宫外传来一声声的传秉。
马士英对着弘光帝点点头,朱由崧咽着口水,轻咳几声以壮胆色,“宣!”
朝上众人,一齐转回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宫外的台阶。
最先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不是王岚平本人,而是王岚平的一百亲卫,全副武装地涌上台阶,分列两旁,一名身着团龙衮袍的汉子,快步踏阶而上,至宫门口时,取下腰间佩剑,交于一旁的太监,抬脚步入朝堂。
众人一看,有些愣住了,这不是王岚平哪,此为谁呀,竟然穿着只有皇室和功勋极高的勋贵才配穿着的团龙衮袍。
来人正是状元军骑兵营副将,宋宪,他身上这件的袍子,那是当日在象山王岚平亲自为他披上的,此刻这一打扮出现在朝堂上,真是格外光鲜,一小小的营兵小将,竟然也有站在朝堂上露露脸的机会,这是宋宪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今日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