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他可不想因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连这养生之道的三餐都没得吃。
可心里琢磨着事,书僮吃完先过来看书,老隐士就坐在那里套若鱼的话,套来套去也没套出有用的,无非就是天儿越来越暖,花儿越来越香,连树上的鸟儿都整日整日地叫个不停,老先生应该多走动走动,欣赏一下大好春景,而不是坐在屋子里整天就琢磨口腹之欲。
老隐士越发觉得这里面有事了,总体意思就是要他走出去?难道不是等他走出去了就再也别想回来了?
老隐士一边琢磨着若鱼话里的意思,一边来到书斋,就看到唯二的两个学生头挨着头正热烈地说着什么,只是在他进门的一刻,瞬间分开,回到各自座位。
老隐士就觉得好像一夜之间就有什么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的一件或几件什么事,只瞒着他一个,一向自认运筹帷幄的老隐士整个人都不好了。
可无论他怎么瞪眼睛,两个学生都跟没看到似的,被他瞪的狠了,书僮弱弱地道:“先生,我觉得王妃说的也有道理,您年纪大了,真不适合像前些日子那样暴饮暴食。”
一句话戳到老隐士的心窝窝里,老隐士操起一本书就朝书僮扔了过去,当然对于明诚他还是手下比较留情,毕竟人家是一国的皇子,还是大皇子,不管受宠与否,身份摆在那里,打坏了谁都不好担这个责任。
打完书僮,老隐士又想起若鱼所说的出去走走的话,还真有些动心了。
先给两个小的讲了昨日留下的问题,又讲了今儿要学的内容,之后又布置了一堆东西,看看天色快到午时,老隐士决定吃过午饭就出去走走。
等老隐士这边刚出了门,书僮就过来朝明诚挤眉弄眼,“明诚,先生出门了,咱们要不要现在就去街上?”
明诚看了眼天色,前两日他们都是下了学才出去的,今儿这天色就有些早,而且先生布置的课业有些多,他们难道要放下课业出门不成?
可架不住书僮一再央求,也是前两日赚的银子太能打动人心了,明诚再懂事也不过五岁的孩子,被书僮一说也就答应下来。
哥俩准备好篮子就去卤味作坊过去,还是那个理由,可拿的卤味却比前两日都多,也是看着天色早,想要多卖一些时候。
作坊里的人心里都偷着乐呢,他们都知道这哥俩拿卤味到外面卖的事了,只是有王妃的命令在,他们都装作不知道,还要配合着他们一脸震惊地道:“先生的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竟然能吃掉这些卤味。”
哥俩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先生,可在银子面前,那点小愧疚就算不得什么了。
王府家酿还有不少,他们就没有再拿,卤味越装了满满一车,从王府旁边的小巷子里推出来,他们也没想想为何就没人觉得奇怪?
再来到摆摊的位置,因时间早,还没到买菜做晚饭的时间,街上没有多少行人,哥俩就拿了书出来看,先生给布置的课业,他们还是知道孰轻孰重的。
书僮看书还好,十几岁的小少年上过学堂没什么稀奇,但明诚才五岁的孩子,长得白净可爱,手里捧了本书也像模像样地读着,读到兴起时还摇头晃脑的,实在是太招人稀罕了。
没多久就有人围过来,借着买卤味的机会逗逗明诚。
“小孩,你们家大人呢?怎么放心你们两个孩子出来卖东西?”
书僮就把前两日编的爹娘过世,他带着弟弟辛苦度日的话又说了一遍。虽然书僮长得瘦瘦小小的,但明诚一看就是被养得很好的样子,也没想过这俩孩子会说谎骗人,只觉得当哥哥的是个好兄长,不但把弟弟养得很好,还能坚持读书认字,将来说不定就是个人物了。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