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城亡人亡

:城亡人亡(2 / 7)

开城门迎接圣驾吧?“

众人早已没了主意,此时又听汉王投降的消息,却没见汉王出来喝止,心头又信了几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谁喊道:“王爷既投降了,我们还等什么,我们打开城门迎接圣驾!“

“对,打开城门迎接圣驾!“

众将士高呼了一声,便是开始打开了乐安城的各道城门,城门一开,城中士气也就算了,只听得哐当一声,也不知谁第一个丢了兵器,跟着带起连锁反应,纷纷丢了武器, 只听得哐啷声一片,各道城门被打了开来。

朱瞻基道:“皇叔你与朕一同进城吧?”

朱高煦脸色发白,退了两步,险些摔倒在地上,总算是他还算坚强,咬牙点了点头道:“应当的,应当的!”

说完快步上前,率先向城门走去,城门上的将士人人都看着朱高煦,朱高煦没想到谋划的了多年的结果,竟是这样,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己既败了那就得承受失败的滋味,咬牙走了进去。

朱瞻基看着朱高煦模样,眼里闪过一丝冷笑,随即对杨士奇、杨荣、夏元吉、张辅、薛禄等人道:“诸位爱卿随朕进城?”

众人齐声高呼:“是!”

自此这场藩王叛乱的闹剧就此落幕,自此到死都没有能力兴风作浪过,大明在未来数十年的时间里在没有藩王叛乱,直到正德年间,宁王叛乱才算是真正意义的大叛乱,这自然是后话。

^^^^^^^^^^^^^^^^^^^^^^^^^^^^^^^^^^^^^^^^^^^

话说两头,朱瞻基在乐安州打得热火朝天,杨峥在京城倒是一片清闲,他虽有大权,但对京城的军务并不清楚,所以干脆放权给了两位王爷,内阁则交给了黄淮,黄福,只是非要商议的大事,才去一趟签押房里与诸位留守的大臣商议,而商议的时候,他也只是凝听,很少插话,在凝听的过程中,他会反复比较双方的说辞,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前世的文字记载,加以点拨,一件大事便很快获得诸位大臣的同意,如宣宗朱瞻基以史籍所记前代外戚及臣下善恶足为鉴戒之事,摘录编辑成书,在四月十五日辑成,并亲自作序,颁赐外戚及群臣。朱瞻基告谕道:吾惟治天下之道,必自亲亲始;至文武诸臣,亦欲同归于善。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所以于暇日采辑其善恶吉凶之迹,汇为此书,以示法戒。其择善而从,以保福禄。“ 群臣为了两本书的名字,争论不已,最后还是杨峥定下《外戚事鉴》、《历代臣鉴》,群臣才勉强通过,在让内阁发了下去。

又比如 巡按御史张政奏陈:百姓先有逃徒,荒废田土,逋负税粮。近奉诏赦宥,令其复业。所有积逋,全部蠲免,欢腾远迩,莫不来归。臣见山西百姓多复愁沮,究其原因,因初逃时,有司惧罪,未申户部,无从蠲免。今来归田,有司仍旧征税。恐交不起逋税而又逃徒。在这之前,朱瞻基让户部尚书夏原吉:大赦之后,何逋不除,岂可谓初未申闻,但要交纳!此乃失信于民。其即下所司,悉予蠲免逋税。“只是这道指令没下去,杨峥听取了双方的争论后,直接让内阁颁布了这道指令,然后派人火速将这道奏折送到了乐安州,不久朱瞻基给的旨意是“尽除开荒田逋税”。与杨峥的意见不谋而合,诸人才对他另眼相看。

杨峥可不管这些,除了有商议之事去一趟签押房,平日里也不去京城,而是带着一干娇妻四处游玩。

自从从乐安州返回京城后,杨峥便派人火速去了一趟杭州,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除了大小姐意外、二小姐以外,其余娇妻总算是安全抵达了,尤其是李嫣儿,在得到了消息后,更是连夜感到了京城,让他好生感动了一番,趁着这些日子自己也没什么大事,干脆带着他们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