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匹夫有责

:匹夫有责(2 / 3)

帝改主意了吗?。

杨士奇摇了摇头缓缓道:“皇帝是铁了心要太监读书了,老夫已经尽力了!”

三人听了这话儿,各自面上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一旦太监读书,那将意味着从此以后,内阁恐怕要与太监争权了,想到了这种可能,杨荣便有些怒色道:“杨大人,咱们不能让皇帝这么做啊,历朝历代太监干政的可不少,我等沐受皇恩,可不能在这件事上马虎,不然将来太监祸乱朝政,我们怎么对得起先帝的嘱托呢?”

“老夫也想皇帝改变主意啊?“杨士奇轻轻摇头叹了声道:“说话跟你们说吧,这两次言官如此胡闹,已让皇帝感到了威胁,再者朝局慢慢稳定,皇帝也不再是太子了,他是天子,天下之主,又岂能让言官威胁呢,此事就不要多说了,眼下只是让太监诵读诗书,还不算太坏,而且我看皇帝暂时也没有让太监干预政事的意思,此事我们不可与皇帝对着干,若是激怒了皇帝,内阁与皇帝闹得不可开交,不免让其他人钻了空子,眼下的朝局稳定为第一,若不想再生出什么事端来,最好打消在此事上的纠缠?”

“可祖宗规矩?”杨荣道。

杨士奇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事事按祖宗规矩,今日的内阁也该取缔了,可如今的内阁早已不是皇帝私人顾问那么简单了,已经是没有宰相之名的宰相了!“

杨荣立即不说话。

杨士奇道:“此事还需慢慢进行,只寄希望皇帝能明白太监读书所带来的危害,才能让皇帝改变主意了,要是皇帝看不到,而太假诵读诗书后,的确有益于朝政,我看我们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

杨士奇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再说下去也没什么结果,陈山道:“此事我们怎么与六部的官儿交代,他们可全都寄希望与我们呢?若是知道了这个结果,怕是少不了要戏弄一番?”

自从内阁权利日益大了起来后,六部虽有些不满,但无奈形势逼人,内阁有“票拟”的权利,比起六部更能让皇帝信任,从永乐后期、洪熙年,内阁职权渐重,渐渐有了统帅六部的趋势,,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更让人气恼的是,自从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个老狐狸进入内阁后,皇帝对内阁更是倚重,这一年多来,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让六部官员不爽的同时,也暗暗较劲儿。

比如,内阁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但是,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

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常常也是憋足了劲,你争我夺,如今内阁却在祖宗规矩这事上败下阵来,少不了让那些闻风而动的六部笑话,若不给出足够说服的理由,少不了有些摩擦,万一弄出了乱子,无论是朝政还内阁都不好看。

杨士奇心里有些烦躁,内阁缺乏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只是政务的辅助机构,通过票拟、修旨来辅政,这样也决定了内阁想要做点事情,就必须得到六部的支持,六部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平日里也对内阁多有不屑,说起来这只能怪内阁的权力还不够影响六部,若是唐宋宰相,今日的局面还需给六部一个交代么,轻轻叹了声道:“此事倒也不难,皇帝在我临走时,给我留下了一句话儿,就用这话儿打发六部吧,让他们不要再生事端了!”

杨荣等人各自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