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处没捞到不说,人马却损失了不少,火气正大得很。现在听说有这么一支庞大的船队就在自己的鼻子底下,又哪里会轻易的放过?而事实上,步度根也存着打运输舰队主意的心思。
当然了,步度根能够成为鲜卑大人,也并不是真的就有那么菜,该小心一点的地方还是比较小心的。为防有诈,步度根派出了斥候去打探情报,而据斥候的回报,这只船队会选择大河入海口这里临时停靠,主要是因为庞大的船队才刚刚完成远航,各船各舰上的淡水都基本用尽,需要及时的补充。一但全队的淡水补充完毕,船队就会选择其他比较安全的地区去停靠。
步度根得到这样的回报,心中再无疑虑。不都说“当断不断,必蒙其乱”吗?如果任由这只富得流油的船队从容的补充完淡水再驶去他处,那步度根搞不好就会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于是步度根当即下令,率领半数以上的鲜卑大军于夜间出兵,务必要赶在夷州后勤船队补充完淡水之前赶到,再把这支船队给抢个稀哩哗啦。
一百多艘船啊!假设一艘船带了十吨粮食的话,一百艘船就是一千多吨,换算成汉斤就足足有两百四十多万汉斤。步度根这次出兵是五万人马,一但抢掠得手再平摊下去,平均每个人都能分摊到几十上百汉斤以上,差不多是好几个月左右的口粮了。
这么大一笔的钱粮,换谁谁又能不动心?而实际上,夷州船队的运载量绝对不止一千来吨这个数,步度根带来菊花港地区的人马也因为连续作战的缘故,亦已没有五万那么多。也就是说这只船队真要是被步度根抢到了手话,步度根可就发了大财了。
顺便说一下,陆仁手上的夷州,其主要的远航船只是参照欧洲大航海时代时期的大型船只来建造的。而大航海时代的船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三桅大帆船,这种船只在大航海时代中期的载货量可绝对不止三十吨这么差劲。据陆仁手头的资料,一艘标准的西班牙三桅大帆船其总载重量可以达到一百五十至两百吨。
除此之外如果是传说中的“郑和宝船”那更会吓死人,三千吨的载重量啊!不过有些资料上好像说“郑和宝船”只是郑和舰队中的旗舰型船只,数量也就那么几艘而已,而郑和舰队中真正的主力船只是“三千石船”。换算过去,明代的一石=70.8公斤,三千石就是212400公斤的近220吨!每每看到这些的时候,陆仁都想跳起脚来骂娘。可恶的明代锁国政策!以郑和时期明代的海船实力,明代完全有能力去殖民世界的!
扯远了,打住。而这些无非就是说在夷州对北方军团的后勤供给问题上,陆仁可是下足了功夫的。算一下过去,一年四次,每次八千吨左右的粮食,就是一年下来夷州可以向北方军团提供三万两千吨的粮食。
三万两千吨的粮食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三千两百万公斤,六千四百万市斤。按一个人每天一斤的口粮来记算,足够十万人吃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了。
闲话少说,只说步度根亲自带着一万多骑趁夜奔袭夷州的后勤船团,差不多到了地头之后远远的就望见了海岸边的夷州诸船,有不少水手正在河口那里灌水入桶再运上船去,甚至还有不少水手就干脆的泡在水里,也不知是在洗澡还是玩水。望见这般情形,步度根心中最后的一点疑虑也彻底打消,随即一声令下,一万多鲜卑骑兵一齐发出呼啸,向夷州诸船冲将过去。
正在岸头洗澡与取水的水手们大惊,慌不迭的一齐奔逃,有许多离船较远来不及逃回船上的就直接潜到了近海的水中。鲜卑骑兵冲到近前时,不少人跳下了马背,顺着靠岸船只的舢板冲上了船去,而后面跟上来的鲜卑骑兵也争先恐后的向船中涌去。五胡游骑历来抢掠成性,现在有东西可抢,谁又肯落在别人的后面,最后连个屁都抢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