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了,他作为当时卫宣帝的嫡系血脉,出生在了大卫朝的北都当中,排行第三,被赐名为震。
因为钱震乃是未足月生产,所以出生之后身体虚弱,在童年少年的时候,就刻意的放纵了他打磨身体,练习武艺,这样反而他在宣帝诸子当中身体最为康健,早年就有勇武之称。
不过这种事情有利有弊,因为大卫朝历来都是重视文治,武将的地位都是一直偏低的,最明显的就是同级的官员,武将要给文官行礼,所以对于文臣来说,一个喜好武事的帝王就绝对不是首选了,这种状况有些类似于宋代士大夫与君共治天下的情形,不过相比起来,文官士大夫的权势略弱于宋,还没有达到可以封驳圣旨的地步。
在钱震十五岁的时候,卫宣帝驾崩,因为是“风疾”(就是现在的脑溢血),属于暴毙的范畴,也没有立下太子,所以即位夺嫡就成了当前的最大要务。在当时,钱震的才能什么的都已经开始显露了出来,因此文官虽然颇有些言语,但应该还是属于人心所向。
可就在这个时候,钱震的生母李妃重病!
死前李妃委婉的对钱震说,他的亲弟弟(同父同母)钱鸿体弱多病,却是一直想要做皇帝,若是做不成的话,恐怕要不了半年就失望衰弱而死。母亲总是要偏爱小儿子一些,最后就很干脆的说,你的弟弟钱鸿反正都是体弱多病,估计也没有后代了,你就先把帝位让给他做几年,等他身体支持不了就还给你。我这个做娘的死了也就瞑目了。
亲身母亲死前这么苦苦哀求,加上钱鸿与钱震的关系也是极好,兄弟情深,钱鸿更是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赌咒发誓说自己就算是登基了以后,也一定还是以兄事之,天下事情必然与兄长共治。
在这种情况下,可怜钱震还是个少年,脑子里面热血一上冲就答应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钱鸿即位,名为卫献帝。
献帝即位以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刁难甚至是直接清除的事情,而是确确实实的以兄事钱震,并且军国大事钱震也一样有决断权,所以这几年其实是钱震过得最开心时光,上面没有了父皇约束,当今皇帝对自己百倍信任,甚至当朝首辅的任命钱震都可以一言而决,而钱震的赫赫武功也是这几年打出来的居多。
六年以后,任谁也没有想到,卫献帝竟然会因为多吃了几口西瓜,结果上吐下泻,奄奄一息,最后甚至成了丢命的导火索。
也正是这样,钱震在听说“皇上吃了几口西瓜,人不大舒服”消息以后就没有引起重视,这也是人之常情,哪里知道接下来这病情居然会发展到驾崩的地步呢?倘若卫献帝的疾病起因一来便是“跌倒昏迷”“高烧不降“,那么肯定钱震就密切关注了。
所以,当钱震知道了事情严重的时候再赶回去,已经未免太晚了。更重要的事,他好武的名声已经是天下闻名,也就是说,在文官心中当中的印象已经是根深蒂固,扳不回来了。
因此,说实话,卫献帝钱鸿是确实一直都尊敬钱震,也至始至终都愿意遵守自己的所有诺言,只是到了最后,他生命弥留的关头,有的事情已经是由不得他做主了。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皇后已经有了个三岁大的儿子。
皇后加上嫡系血脉加上文官重臣的一致拥戴,而武亲王钱震却不在京中,唯一想要实践诺言的卫献帝奄奄一息,执行力能强到什么地方去?所以,当钱震回京的时候,大局已定,本来应该属于他的帝位被侄子所占,而这位便是大卫朝的末代君王:卫烈帝。
卫烈帝登基以后,武亲王钱震的权利就立即受到了影响,不过此时三岁的烈帝肯定还不能议政,几岁的小孩子夭折的也蛮多的,所以钱震的曰子虽然比卫献帝的时候难过,还是忍一忍就能过下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