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侍书在府里干活,未必能当得上管事娘子,不过,干些别的也成。
比方说每年都会有新的丫头入梅园,那么可以让侍书来管教,还有三格格哪儿,侍书管教出来的,更加放心不是?
至于月银方面,倘若福晋觉得有困难,那么自己出便是。
不过,侍书却觉得,还是去外面适合。
“奴婢有想过,不过,格格你也知道,这府里的,闲言碎语最多了,这些日子,因为奴婢的关系,已经害格格你听了不少,倘若奴婢还在府里,恐怕会给格格您带来更多的麻烦,而且芝麻不也说了,她需要帮手,格格您找别人,总还是奴婢更加可靠些吧?
更何况,我也想让小妞妞学些本事,外面的世界总是更加精彩,一天到晚听到这些话,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影响,至于格格担心,奴婢会受不住自己徒弟比自己强,这真没什么,这也算是奴婢的另一种成功不是?
再说了,芝麻只是比奴婢早上手,说不定,奴婢干个五六七年,反超芝麻呢?格格就对奴婢这么没信心?”
侍书能想开,沈琳自然是放心,一来,自己铺子哪儿也放心,二来,也不会惹了福晋的嫌。
到了九月初,三格格终于迎来了,她的新先生,还有一位刚从宫里放出来的姑姑。
据大嬷嬷和那人的相处,沈琳便感觉,这位姑姑估计是大嬷嬷想了办法给搞来的。
身家清白,无儿无女,也有三十了,姓江,瓜子脸,长得很是普通,打扮得也很是朴实,一身绽蓝的旗袍,头上只戴了根钗子。
沈琳有私下问过江姑姑,倘若小家伙要嫁蒙古,她是否愿意跟着去,她想了会儿,便点了点头。
对于这点,沈琳还是挺满意的。
虽然四爷有应承过,不过,总得多买层保险。
而新先生总共有四位。
一位是教文化课的,姓韩,属于长驻府里,等以后四格格年长了,也会到她门下读书。
这位先生的风评在京城一直是很好,据豆花打听来,韩先生是望门寡。
本来的要嫁的男人也是个秀才,属于和她家门当户对,可惜,还没过门,男人便死了。
她本来是打算抱着牌位进门,毕竟汉人本来就有这风俗,大家都流行这么干,她也没办法。
可哪知,秀才的大哥不是个东西,居然想纳她当二房,还在新婚的前一晚,想要强占她。
她自然不肯了,刺伤了那大哥,便破门而出。
然后便自梳,再也不嫁人了。
此事传了出去,那大哥自然是颜面扫地,然后一家人无法在京城立足,然后一家人回了故乡。
而韩先生在京城的境遇也不是很好,毕竟以后不嫁人,等父母过世了,她要怎么生活?
一个弱质女流,倘若有兄弟,倒还能靠着兄弟过活,可惜她是独生女。
她倒也是个有魄力的,老父还在世的时候,便出来做女先生了,教导闺阁中的女子们一些诗书。
由于品性高洁,所以,做了些年头,风评倒也十分不错。
她也有她的硬性规定,比方说,每一任的东家哪儿,只做三年,倘若学生达到了她的要求,她便继续延长,但绝对不过五年。
另外,四季衣物,三年的束脩必须一次性给清,束脩一年的价格是一百两。
其实这个价格来说,在男先生里都算是比较贵的了,更何况是女先生了,只不过,由于她的品性好,作风好,所以,还是相当抢手的。
由这样的女先生教出来,一般的贵族人家的女儿在嫁娶方面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