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1 > 第221章 整治情敌

第221章 整治情敌(1 / 8)

“既然大哥你也看不好他们电讯盈科,那我就从这电讯盈科上面下手好了。”陈锋一副很有把握的说道。

对于电讯盈科的事情,陈锋的记忆数据库中还是有一些资料的。作为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次子,36岁的李泽凯喜好“雅皮”着装,越剪越短的发型曾引领中上阶层风尚,在生意场上,“他是个非常进取的人。”不少熟悉李泽凯的人如是评价。

1993年,27岁的李泽凯只身与传媒大王默多克谈判,以9.5亿美元将李家旗下卫视易手,赚取7亿美元。这是他广为人知的“第一桶金”。

此后,李泽凯趁互联网兴起独立创业。2000年3月,李泽凯旗下的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以285亿美元从英国大东电报局手中收购固网垄断者香港电讯54%控股权,并合并而为电盈,成为当年香港市值第三的蓝筹公司。此事轰动一时。那时,李泽凯面对的是实力强大的新加坡电信(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与新闻集团的联盟。一位当年助其成事的投资银行家表示,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央政府并不希望香港基础电信资产落入外资手中;但同时囿于回归之初“内地企业不得入港竞争”的不成文规定,内地电信企业亦不便插手。

此时,“进取”的李泽凯在众多财经人士协助下,大胆迎战,获得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银团130亿美元充裕资金。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香港本地固网服务市场也于2003年1月全面开放,打破电盈的“独大”局面。

他一度寄望于开拓内地市场突破,可是内地的基础电信业不向外资开放,对其也不能破例,数年努力成效甚微。

李泽凯并没能够实现传统电信业与互联网的对接,电盈在庞大债务之下出现连年亏损,公司股价也由此展开漫长跌势,2002年10月,股价一度跌到0.92港元,也就是今年的九月份,正是电讯盈科经营最为困难的时期,趁着他病要他命,正是时候。

同时,李泽凯在香港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以前,香港股民一直视香港电讯为稳定收息股,对长者而言更是晚年的退休保障,但该公司易手后,李泽凯把移动电话业务出售、分拆地产业务上市,其核心业务固网电话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跌、长途电话市场开放亦令盈利大减,从2000年至2006年间,电盈市值蒸发近90%,额达2862亿元,4年无派息,由合并当日的76.75元(以5合1股计)至2006年第三季,跌幅约90%,数千名在电盈工作多年的员工被解雇或减薪,但估计李泽凯在整宗交易上,赚得55亿元,2000年随李泽凯一同入主该公司的管理层,不但因当年行使手上的电盈认股权,并随即沽出套现,获得巨额利润,每年亦领取千万元计的酬金。

2005年他引入中国网通(0906),令电盈有机会发展内地的电讯市场,而今年电盈旗下的NOW宽带电视,更被视为电盈的杰作。不过,李泽凯2006年宣布出售电盈,但遭第二大股东网通集团反对,中央政府亦持反对意见,但李泽凯坚持此举是为了“小股东”利益。最后,市场发现新买家的资金,原来是由其父亲李嘉诚提供。陈锋不知道的是, 2009年,电盈在一片反对声中通过私有化,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私有化是极不道德和极度贪婪的行为,李泽凯成为最令人发指的、没有社会责任、贪婪的象征。

对这样一个人,陈锋去对付他,其实也算是为民请命,甚至为民除害了。

杨天明见陈锋玩真的,连忙劝阻道:“小锋,这李泽凯虽然让人讨厌,但你也不要这么针对他啊,何况他完全不知道你和卡琳娜之间的关系呢,你这么针对他,跟他们李家结怨,实在是没有必要,他们李家

最新小说: 凶案现场懂兽语,我成为警局团宠 蓝星:锤子砸神坛,镰刀斩神经 王者归来之一代天骄 快穿之云初 穿成恶雌,开局攻略六个残疾兽夫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李道安远伯 远离竹马男主后,他疯了 最后boss是女帝 春雀折腰 黑欲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