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更加惨重。”
“因此,Borland和Novell更多考虑的应该是休养生息——前者可能利用自己最擅长的编程工具资本,拥抱Java,为其研发一套全新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后者也不会忘了在自己最拿手的网络领域深耕细耘。”
“如此一来,在从今往后相当长的时间内,Borland和Novell肯定都属于陪跑的角色。”
“至于剩下的……”唐焕在网景、Oracle、太阳微系统的名字上做了醒目的标记,“这三个公司,就是我们的死敌了。”
“盖因,它们各自的产品——浏览器、NC和Java,在互联网发展热潮的助威下,试图从行业游戏规则上淘汰我们,而且这三个代表着软件平台、硬件平台、开发平台的东西,也风云际会地往一起走。”
“不难想象,三者一旦成功合流,那威胁力度必定发生质的飞跃。”
唐焕环视着众人,“各位,现在都明白了吧,网景、Oracle、太阳微系统这三家公司才是我们的真正死敌。”
“我的建议是:逐一突破——首先瞄准搭建了硬件平台的NC。”
……
尽管哲儒软件在商业保密方面,一向做得不错,但像“NOISE同盟”这种对竞争对手拉帮结伙之势的轻蔑称呼,则不免通过口口相传、日常文书、电子邮件等等形式,在唐氏IT王国内扩散开来,成为了流行语。
究其原因,首先,这个词语出自大老板之口,领袖魅力最容易造就经典语录;其次,唐焕从十几年前创办自己的第一个公司——哲儒开始,便把“公司距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的危机意识种入公司文化当中,而如今哲儒软件所面临的“逆流”越来越明显,不由得让所有人同仇敌忾起来——“NOISE同盟”则满足了突显优越感、表达轻蔑等等心理诉求。
不难想象,外界很快知道了“NOISE同盟”称呼的存在,并且更大范围地流传开来,就连“NOISE同盟”所指的当事方都知道了。
随之,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网景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巴克斯代尔、Oracle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太阳微系统首席执行官史考特·麦克里尼纷纷得意洋洋地表示——NOISE同盟?这个称呼,甚合我意!从今往后,我们就是NOISE同盟了!记住了,字母不要小写!
排名第四的IBM,态度微妙,和被归为“Else”那一类的哲儒软件竞争者类似,不予置评。
其实,蓝色巨人的心态颇具代表性——既希望将哲儒软件捧成众矢之的,以争夺市场份额;又不希望哲儒软件被捧得太高,进而显出自己的无能——里子面子都想兼顾到。
业界观察家分析:相比于IT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NOISE同盟”以哲儒软件的视角,将当下的IT市场,精确巧妙地加以分类。
比如,和“白雪公主”相对的“七个小矮人”,彼此到底是什么关系,便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出来。
其中最活跃的网景、Oracle、太阳微系统,不但分别掌握着互联网蓬勃发展背景下最热门的3个焦点——浏览器、NC、Java,还彼此之间优势互补,没有利害冲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挑战哲儒软件的“NOISE同盟”里,排名靠前、配合默契的“三剑客”。
总而言之,不管“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还是“NOISE同盟”,都无限激化了现阶段IT圈子内利益集团的对立,驱赶着当事双方,不管愿意与否,都毫无选择地披上铠甲,拿起武器,相向而撞地杀个血流成河。
摆在眼前